偏將卜傑對魏澤也深惡痛絕,跟著姚橫一起走了。
卜傑綽號小諸葛,心思縝密,最是多智。兩人商議一下,賣國求榮的事是不能幹的,晉省山川大澤多得是,找一處存身之地應該不難。
兩人帶了一千三百多精兵,裡面有三百名訓練有素的弓箭手,還有八十多匹戰馬。
這一下魏澤急了:這事傳到朝廷裡去,說他逼反官軍,那官帽子就不保了。
他一方面派出人去朝廷斡旋,務求壓下這個事。一方面派出心腹大將,帶了五百騎兵,兩千步卒,急急追了上來。
終於追兵在鹿縣趕上了姚橫隊伍,雙方一場大戰,姚橫陣斬了追兵主將,餘者乾脆投降了。
姚橫也不難為這些降兵,就是剝光了盔甲,收繳了武器和三百多匹沒傷的戰馬,揚長而去。
魏澤聽說後吐血三升:這哪是進剿啊,特麼成了送輜重的了。
虧得這一戰叛軍也損失了四五百人,規模縮小不少。可是很明顯的是這支部隊戰力又提高不少。
魏澤不敢遮著蓋著了,通令晉省各地地方駐軍,配合進剿。邊關出了叛軍這層窗戶紙終於捅破了。
行空召回楊淩,就是未雨綢繆,擔心叛軍來五臺山劫掠。
楊淩思忖一下問道:“晉省信佛的多,想那叛軍裡面也會有許多信徒,可能劫掠五臺山嗎?”
行空道:“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你們武院還是及早做些準備,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關鍵時刻一定要保護好寺廟。”
楊淩恍然大悟:怪不得行空忽然對自己態度這樣好,敢情要用得著自己了。
不過武僧能鬥得過軍隊嗎?楊淩心裡打了個大大問號。可又一想,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也不要太緊張,畢竟叛軍來五臺的可能性也不大。
晉省成爛泥塘了,大章朝廷還止水無瀾。
沒辦法,這就叫欺上不瞞下。
地方官上報的奏摺,自有人截下,所以萬曆帝和眾大臣,還在為不拿錢不發糧,也搞定了軍地兩樣麻煩沾沾自喜呢。
晉省各地也有地方軍。這些駐軍早聽說姚橫萬人敵的名聲,又聽說有三百弓箭手,數百騎兵,都明哲保身退避三舍了。結果這支叛軍就成了武裝大遊行,穿州過縣,亂衝亂撞。
叛軍進入沂州,姚橫和卜傑仔細商議一番,覺得他們雖然兵強馬壯,但是缺錢少糧,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姚橫打算去打平遙。
平遙都是富人居住區,還是巴掌大小城,一旦打下來,什麼都有了。那個地方銀號那麼多,錢庫銀子隨便搬。就是大戶人家的小姐和小妾,就夠大家每人分兩個當媳婦了。那可個個水靈著呢。
可卜傑覺得不妥。
平遙處於內陸,雖然是一個小城,駐軍也不多。可是城高壕深,商戶又多有護院一類武裝,關鍵時刻都可以守城。他們這點兒人馬,進攻平遙肯定不行。
除非是大量召集流民,聚個一兩萬人,用人命去填。可是姚橫只是一時氣不公,並沒有荼毒百姓的心思,這就難了。
兩人對著地圖左思右想,忽然眼前一亮:五臺山!對,進軍五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