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嚴格意義上講,鍊鐵其實是一場製陶技術的變革,變革的內容主要是,用快輪製坯代替手製,改革陶窯火道和箅面火眼,使窯室內的火力更加均勻,擴大窯室直徑,窯壁由直立改為內收,窯壁內收是為了封窯的方便,在陶器燒到一定火候時密封飲窯,就會製造出還原氣氛而燒出灰陶,此時如果讓大量松煙進入,使其發生滲碳作用,就會燒出很好的黑陶,由敞口氧化燒製紅陶進步為密封飲窯製造還原氣氛燒製灰、黑陶,透露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資訊,人們已經掌握了對銅鐵冶煉至關重要的知識,高溫下的還原,銅鐵礦共生的前提對於冶鐵術的誕生才有了實際意義,而鍊鐵高爐首先在中國誕生也才有了根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華夏早期鍊銅使用陶尊,外部塗有草拌泥,起絕熱保溫作用,內面塗有耐火泥層,銅礦和木炭直接放入爐內,這一裝置不同於從外部加熱的坩堝式熔爐,可以使爐內溫度提得更高,可以想象,在這種內熱式陶尊爐中,當混入銅礦中的氧化鐵礦較多時,在煉渣中還原出鐵來幾乎是一種必然現象。而塊鍊鐵在冶鐵史中首先出現就是最好的證明。
塊鍊鐵也稱為鍛鐵,是在較低的冶煉溫度下由鐵礦石固態還原得到的鐵塊,在西南亞和歐洲等地區,直到十四世紀煉出生鐵之前,一直採用塊煉法鍊鐵,比大唐落後許多,冶煉塊鍊鐵,一般是在平地或山麓挖穴為爐,裝入高品位的鐵礦石和木炭,點燃後,鼓風加熱,當溫度達到一千度左右時,礦石中的氧化鐵就會還原成金屬鐵,而脈石成為渣子,由於礦石中其它未還原的氧化物和雜質不能除去,只能趁熱鍛打擠出一部或大部,仍然會有較多的大塊夾雜物留在鐵裡,由於冶煉溫度不高,化學反應較慢,加之取出固體產品需要扒爐,所以產量低,費工多,勞動強度也大,與生鐵不同,塊鍊鐵含碳極低,質地柔軟,適於鍛造成形,由於塊鍊鐵在鍛打前疏鬆多孔,故也被稱為海綿鐵。
不難看出,華夏古代的內熱式陶尊鍊銅爐很適於冶煉塊鍊鐵,歷史上最早的人工冶鐵產品當然也非塊鍊鐵莫屬,在華夏的冶鐵史上,一開始就是塊鍊鐵、白口鑄鐵和鋼同時出現,這是古代冶鐵工匠的勳業,是世界冶鐵史上的奇蹟,總之,華夏冶鐵術在夏代就已開花,春秋戰國之際的鐵、鋼並出,到了大唐這個時代冶鐵術取得突破性進步,成為全天下遙遙領先的技術,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大唐帝國的冶鐵技術相提並論,差距非常的大。
另外在冶鐵術誕生之初,需要鍛造成形的塊鍊鐵占主導地位,用於刻鏤的剛鐵只是偶然才能得到,數量極少,問題在於,當冶鐵術誕生的時候,青銅冶鑄技術已接近成熟,鍊銅爐也已逐漸由矮小的陶尊爐向具有一定高度的鼓風豎爐發展,這一技術進步的趨勢遲早要對冶鐵術產生影響,當剛鐵由於技術進步變得越來越多,僅僅用於刻鏤已無法消化時,為剛鐵尋找新的出路就成了問題。
而這時,擁有鑄造成形技術傳統的華夏冶鑄匠師,當然不會把液態生鐵及其凝集物視作廢物,他們必定會採用最得心應手也是最近便的鑄造成形方法來利用這些惡金,於是,鑄鐵技術宣告誕生,接下來當然是鑄鐵技術的不斷完善和發展,當社會終於認識到鑄鐵的作用,開始大力推廣時,這種最富革命性的金屬終於大搖大擺地登上了歷史舞臺,而這一時刻,歷史的車輪正好行進到春秋中葉,距離冶鐵術的誕生,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之久。
冶鐵的技術進步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事關生死的大事,比如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就是因為掌握了先進的冶鐵技術,同時由官方強制進行鹽鐵專營,這才奠定了齊桓公的霸業,若是沒有鹽鐵專營,就沒有齊桓公的霸業。
同時,也能從一個側面說明,在齊桓公時期,華夏大地的冶鐵技術已經成熟,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證據。
冶鐵技術在春秋時期已經進入成熟,這是有許多證據的,後人並不懷疑這一點,而到了戰國時期,鍊鋼開始出現,技術進一步增長,從而讓華夏文明遠遠領先於周邊的文明。
而時間一步步的進入大唐時代,技術則繼續進步,不但可以冶鐵鍊鋼,而且,還可以在鋼材之中加入鎢金等稀有金屬,從而極大的提高金屬武器的效能,普通鐵器之中只要加入金屬鎢,效能立馬能得到長足的進步,讓這種兵器可以輕鬆砍斷普通的兵器,在戰場上可以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當然了,鎢金兵器與後世發現的先進冷兵器相比,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後世的科技極其先進,遠超大唐這個時代,哪怕李安可以帶來一些先進的技術,但也只是提高一些而已,並不能提高太多,太過於複雜的技術,李安也是掌握不了的,更是沒法交給這個時代的人。
此時,大唐京城的冶鐵技術已經用上了李安帶來的技術,大唐本土的技術也頗為先進,而紅鐵島上冶煉技術還停留在隋朝末年的水平,技術水平大大落後於大唐本土,雖然這些工匠來自於大唐本土,但他們顯然沒有學會更先進的技術,又或者當地的條件太差,好多裝置沒法制造,所以,只能使用較為落後的冶煉方式了。
冶煉是需要高爐的,而高爐是需要高嶺土製陶的,海島上自然沒有高嶺土,周圍的島嶼上也沒有,就算在驃國能夠找到,也未必有大唐本土的土質好,而高爐材料不好,製造出來的高爐的效能必然要受到一定的影響,冶煉出來的鐵錠的效能自然也同樣受到一定的限制。
李安拿著這些鐵錠,非常無奈的搖了搖頭,輕輕的將這些鐵錠放在了遠處。
這些鐵錠,一個都有幾十斤的重量,一般都是需要兩隻手抱著才能那得動的,而李安卻是用一隻手輕輕的就將其拿了起來,這份實力讓眾工匠目瞪口呆,對李安不禁高看了一分。
畢竟,李安等人都穿著商人的衣服,而一般情況下,商人的體力都是非常弱的,遠比不上幹活的工匠,而李安的力量卻很明顯的超越了這些工匠,這怎能不讓這些工匠大為敬佩,甚至,有幾名工匠都懷疑李安的身份了,畢竟,一個養尊處優的商人,應該不會有如此力量才對。
當然,不論李安的身份是什麼,這對於這些幹活的工匠來說,都是沒有什麼關係的,他們並不在意這些,也只是想了想就放到一邊去了。
“這些鐵錠裡面有蜂窩啊!”
李安只是輕輕的在鐵錠的頂部敲了敲,便可以判定鐵錠的內部有蜂窩狀的結構,而這顯然不是什麼好事兒,說明冶煉的質量不行,鐵錠的檔次比較低,自然也賣不出比較可觀的價錢。
喜歡盛唐不遺憾請大家收藏:()盛唐不遺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