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盛唐不遺憾 > 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元嘉紀事 大明:鄭成功之孫,打造日不落 終極兵魂 某時空管理局的打工仔 暗黑大宋 帝國梟色 風起三晉 盛唐不遺憾 三國:我成了劉備四弟 三國:不裝了,你爹我是袁本初 特戰狂狼 國之重器 大唐第一衙內 扶秦 念力成神 逍遙少年郎 絕代妖孽兵王 明朝大紅人 三國之出將入相 四顧首

大唐的部分核心區域,已經變得非常繁榮和富庶了,用富得流油來形容都不為過,但也要清楚的看到,在部分割槽域繁榮富庶的背後,同樣存在著大量貧苦的地區,尤其是周邊羈縻區的百姓,日子過的比較清苦,與大唐繁榮的大都市有天壤之別,很多百姓都掙扎在溫飽線上,吃不飽的百姓並不少,衣不蔽體的現象依舊存在,尤其是年紀小的孩童,在經濟不好的人家,乾脆就不穿衣服了。

在夏季的時候,光著身體或許並沒有什麼問題,可一旦到了冬季,身上沒有衣服是非常冷的,為了禦寒,很多百姓發明了稻草衣服,將稻草的秸稈編織成衣服穿在身上禦寒,誰都知道稻草並不適合禦寒,禦寒的效果非常差,但是沒有辦法,百姓太窮了,沒有錢財購買棉衣,破舊的衣服穿不上,也就只能穿稻草製作的棉衣了。

還有一些百姓,會自己縫製兩層單布,在兩層單布的中間塞滿蘆花,相對於稻草和野草,蘆花的保暖效果稍微好一些,但與棉花相比還是差的太遠了,就算蘆花再厚,也沒有太大的保暖效果,相比棉花差的太多了,但比稻草要好些。

由於很多窮苦的人家都缺少衣服,所以,在冬季的時候,往往只能分批出門,並不能所有人都一起出門,誰出門誰就穿衣服,剩下沒衣服的就不出門,要等到前一個出門的人回來了之後,後一個人才能出門,而這樣對健康顯然是非常不利的。

一個健康的人,每天都是需要出門曬太陽的,身體孱弱的人,就更加需要出門曬太陽了,整天窩在房間內,會極大的損害身體健康,室內的空氣質量也不夠好,整天待在空氣質量不夠好的室內,是比較容易頭暈腦脹的。

人是大自然孕育出的精靈,是需要多接觸大自然才能健康成長的,不接觸大自然,會嚴重損害一個人的身體健康,會讓這個人變得孱弱,會很容易生病,人畢竟不能像某些動物那樣,可以在冬季的時候選擇在洞內冬眠,不需要任何的吃喝,人無法實現冬眠,每天都要吃喝,每天都需要去接觸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妙風景。

古代的百姓之所以經常性的衣不蔽體,最主要的原因是古代的生產力太低下了,為了填飽人的肚子,大部分的耕地都要用來種植糧食作物,其它的作物種植量會受到極大的限制,而棉花的種植面積上不去,就無法保證老百姓的穿衣問題,沒有足夠的棉花,就無法生產足夠的布匹,亞麻,桑樹的種植都上不去,羊毛倒是也可以製作衣服,但羊毛的產量同樣非常低,大唐主要是農耕,養殖的羊不多,羊毛所能提供的毛線,也是非常有限的,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百姓缺少衣服的現狀。

所以,要想改善老百姓的穿衣問題,最需要改善的其實是糧食的單位產量,只有糧食夠吃,才能分出更多的土地用於種植棉花等其它作物,而當市面上有足夠的棉麻等紡織材料,才能生產出足夠數量的衣服,才能徹底改變偏遠地區老百姓衣不蔽體的現狀。

現在的糧食產量已經提高很多了,大唐已經可以抽出更多的土地種植別的作物了,老百姓的穿衣問題,其實已經非常好了,在大唐的大部分地區,已經不存在百姓衣不蔽體的情況了,但在極度偏遠的地區,還存在這樣的現象。

此時,已經不是大唐衣服產量不夠的問題了,而是部分百姓沒錢買的問題,現在大唐廉價的布匹並不昂貴,真的已經很便宜了,只是再便宜的布料,那也是需要花錢才能獲得的,總不能指望商人白送吧!另外,像西部羈縻區這裡的交通又非常的糟糕,布料運進來非常費勁,還有山賊沿途打劫,從而會導致布料運到這裡之後,成本大大上升,而此地百姓的收入又極低,哪裡買得起這些布料,哪怕是最低檔的布料,那也是買不起的。

百姓收入低,外來商品價格高,本地產品賣不上價格,這些都是由於交通不便造成的,因為運輸成本大增,所以,外地的產品運進來自然要漲價,而同樣由於運輸成本高,所以,外地過來的收購商,會極力壓低本地產品的價格,要不然收購商根本就不掙錢。

就是因為交通運輸的極度落後,造成了雙向成本增加,導致了這裡的百姓只能賤賣自己產品,並高價買別人的東西。

要想改變這一切,唯一的途徑就是修路,修一條好走的康莊大道,同時,沿途各族還要聯合起來,嚴厲打擊山賊勢力,讓半路打劫的山賊無法立足,從而確保商人的安全,也能降低運輸成本。

只要運輸條件大為改善,那麼,這裡百姓就可以讓自己的產品賣更高的價錢,也能夠用更少的錢財,買到外面進來的商品,生活水平勢必可以獲得很大的提高。

現在各組都有礦產資源了,在開採出這些礦產之後,他們將其冶煉成需要的金屬,然後,就可以拿去蜀中販賣了,不過,他們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是打算親自將金屬產品運到蜀中販賣的,而不是讓別人上門收貨,這樣就不容易讓別人掐住他們的命脈了,這樣可以獲得更多的自主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過,各族的人口都不是很多,各自組建運輸商隊,勢必會佔用過多的人力,這樣開礦和冶煉的人力會受到影響。

有人可能覺得運輸鐵製品去蜀中,應該用不了多少人,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鐵製品屬於非常笨重的大傢伙,一次的運輸量肯定不少,不可能一次只運輸很少量的產品,沒有幾十車怎麼好意思拿去販賣。

現在道路難行,一輛貨車能運輸一千斤就算很多了,為了保險起見,運輸五百斤是比較合適的,一次若是運輸一萬斤產品,就需要二十輛車,每輛車至少需要一個人,再加上必要的護衛人馬,一行人沒有三五十個,是無法起行的。

一次運輸一萬斤都是少的,要是兩三萬斤呢?需要的人數就破百了,有好多部族本就沒有多少人,要是抽出這麼多的人力負責運輸產品,那幹活的人就沒了,而且,在山賊時不時出沒的當下,少於百人的隊伍根本就沒法保證安全,很有可能還要增加更多的人力,這樣壓力就更大了。

如此一來,最靠譜的做法就是各族聯合起來,組建一兩支聯合運輸隊伍,隊伍的人數可以更多一些,還能實現迴圈不間斷的來往西部羈縻區與蜀中地區,讓各族的產品能夠源源不斷的與外面的商品進行交換,多餘的部分可以成為閒錢,從而極大的提高西部羈縻區百姓的生活水平,也避免了人力短缺的問題。

當然了,這個是需要談判的,讓各族抽調人力組建聯合運輸商隊,各族出力多少,如何分配利益,這些都需要各族好好的談,相信他們是可以談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的,實在不行,李安也可以為他們斡旋一下,讓他們儘快達成共識,這是關係到他們所有人利益的事情,他們沒有理由不進行合作,畢竟,只有合作才能儘可能的減少他們的損失,不合作只有可能讓他們損失慘重。

李安向佔族族長和浪族族長提出了組建聯合商業隊伍的構想,兩位族長都覺得有道理,不過,對於這裡面的利益分配問題,他們顯得頗為保守,似乎有很大的憂慮,那緊鎖的眉頭說明了一切。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