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介紹道:“佈施每個人都不一樣,財多的自然佈施多一些,而錢少的佈施自然就要少一些,最多的是玉真公主,一次就佈施了一百挺金。”
“一百挺?有這麼多。”
李安頗為感嘆,不過,並不打算佈施這麼多,最多給十挺就差不多了。
其實,十挺也差不多了,小道士見李安給了十挺佈施,心情那叫一個好,連續誇讚李安會功德無量。
香也燒完了,佈施也給了,接下來就可以品嚐青城四絕了,當然,有錢的話,還可以多點一些酒菜。
吃飯的地方不在天師洞,在旁邊的三層小樓上,一般大部分的香客是不會去吃喝的,因為價格太貴了,根本就吃不起,只有少數特別有錢的人,才會選擇在這裡品嚐青城四絕。
三層小樓按照規格,自然是越高的層數,檔次越高,最高層只要推開窗戶,便能夠看到很遠的風景,空氣也更好,自然是最好的位置。
因為價格實在太貴了,李安過去的時候,第三層還有不少空包間,而一二兩層都已經滿座了,一些人來了之後,去不起三層,一層又沒位置,只能不太滿意的選擇打包。
山上僻靜的地方多得是,打包之後隨便找個地方也能吃吃喝喝,只要不被旁人看見,就不算丟臉,很多腰包錢財不夠的普通人都是這麼幹的。
因為空房間比較多,李安直接要了兩間,一個包間人太擠了,不太舒坦,還是兩間舒服一些。
推開窗戶,李安能看到周圍的很多風景,一棟棟建築物直接映入眼簾。
“道友,能給我介紹一下外面的風景嗎?”
李安叫住了一名端菜上來的小道士,並隨手給他一挺金子,算是很大的手筆了。
小道士一看就不是專業的,或許是附近的百姓,臨時穿上道士的服裝,來這裡打雜的,算是某個生路。
有錢賺,小道士當然不會拒絕了。
“施主請看,前方那個便是建福宮,左邊是祖師殿,那裡是朝陽洞,最後這個是老君閣……”
小道士開口介紹道。
小道士口中的建福宮,坐落於丈人峰下,始建於建於唐開元十八年,也就是公元三七零年,後來經歷代多次修復,後世的時候僅存兩殿三院。有大殿三重,分別奉祀道教名人和諸神,殿內柱上的三百九十四字的對聯,被贊為“青城一絕”。建福宮築於峭壁之下,氣度非凡。其左側西行一千米,即至岩石聳立,雲霧繚繞的“天然圖畫“。宋代詩人范成大曾在此為宋帝祈禱,皇帝特授名為“會慶建福宮“。詩人陸游有詩描寫當時的確良建福宮是“黃金篆書榜金門,夾道巨竹屯蒼雲。巖嶺劃若天地分,千柱眈眈在其垠“,觀宮內儲存有古木假山、委心亭、明慶符王妃的梳妝檯遺址,以及壁畫、楹聯等文物。
而祖師殿位於天師洞右後側山腰間,出天師洞過訪寧橋即到。祖師殿又名真武官,建立於大唐時代。唐代詩人杜光庭、薛昌,宋代張愈均在此隱居。
唐睿宗的女兒玉真公主也曾在此修道,以求成仙。該殿環境幽靜,殿內在真武祖師、呂洞賓、鐵柺李等神仙塑像及八仙圖壁畫、詩文刻石等。
朝陽洞位於主峰老霄頂巖腳,洞口正對東方,深廣數丈,可容百人,傳為寧封丈人棲息處。清人黃雲鴿曾在此結茅而居,並撰聯曰:“天遙紅日近,地厭繹宮寬“。
而老君閣位於青城第一峰絕頂,也就是彭祖峰頂,或稱高臺山、老霄頂,海拔高一千二百多米,頂上原有呼應亭,取登高一呼,眾山皆應”之意。高三十多米,共九層,下方上圓,層有八角,象徵天圓地方,太極八卦;外觀呈塔形,尖頂,中堆三圓寶,寓意天地人三才。閣內中空,莊嚴聳立太上老君坐蓮像,像高七八米,連座臺高十米左右。閣外露天台封基,用漢白玉石依勢而建,海漫欄檻、曲折遷回盤旋而上至閣頂,晴霽可眺覽岷邛青峨遠近數百里風光及天府平川數百里秀色,可謂集天下之壯觀也。
“等等,玉真公主在祖師殿修仙,現在還在嗎?”
李安聽到玉真公主的名字,開口問道。
小道士搖頭道:“這個不清楚,或許還在這裡,或許暫時離開了,這不是我一個小道士能夠過問的。”
李安聞言,點了點頭,眼前這個只不過是一個混飯吃的小道士而已,確實不太可能知道太多的情況。
而因為玉真公主是李隆基的妹妹,據說長得還特別漂亮,李安來一趟,怎麼著也應該是看一眼才是,要不然豈不是白來了。
不過,先把肚子填飽了才是正事,只有把肚子給填飽了,才能有力氣走路,而且,青城四絕那可都是絕頂的美味,不好好品嚐一下就太虧了。
“好了,你下去吧!”
李安讓小道士下去,然後與眾人一起用餐,準備吃飽喝足之後,去祖師殿碰碰運氣,萬一要是能碰到玉真公主呢?說不定還能打個招呼啥的。
按照年齡來算,玉真公主僅比李隆基小七八歲,而李隆基已經是老頭子了,玉真公主自然也是老太太的年紀,至少是五六十歲的大媽,不過,若是保養比較好的話,或許看上去會很年輕。
“哇!清爽,過癮。”
李安喝了一口洞天乳酒,發出了由衷的感嘆,這洞天乳酒味道確實不錯,聞著就已經非常過癮了,喝下去的時候就更爽了。
喜歡盛唐不遺憾請大家收藏:()盛唐不遺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