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對大熊貓的愛是畸形的,這並不是大熊貓想要的生活,大熊貓喜歡的是在野外自由自在的生活,並不喜歡被人囚禁著生活,沒有什麼動物喜歡被囚禁著生活,這太憋屈難受了。
不過,李安要的是自己和家人能夠活的更舒服更愜意,而不會去在乎大熊貓是怎麼想的,若是處處考慮周全,那連肉也不能吃了,畢竟,哪有動物願意將自己身上的肉送給人吃的,還不都是被迫的。
這個世界是弱肉強食的世界,強者對這個世界擁有絕對的支配權,而弱者只能淪為案板上的魚肉,任由強者欺凌,甚至被生吞活剝,骨渣子都不剩。
強者一般很少會去考慮弱者的想法,尤其是物種之間,因為語言的不通,也沒有辦法溝通,溝通了也沒用,強者只有透過獵殺弱者才能夠生存下去,自然不會為了同情弱者,而讓自己被活活餓死了,狼吃羊是天經地義的,羊吃草同樣也是天經地義,一物降一物,這個世界才能夠平衡,才能夠正常的運轉下去,若是強者處處考慮弱者的感受,那就沒法活了。
李安是人類,在大熊貓面前自然是屬於強者了,如此,自然無需過多的去考慮大熊貓的感受,只要李安和家人開心就足夠了,哪裡需要去管大熊貓開心不開心,這貨不過是動物而已,給它足夠的竹子,讓他吃飽喝足算夠仁義了,反正也虧不了它。
去砍樹的將士們,很快就砍了足夠使用的杉木,負責砍竹子的將士,也很快就弄來了大量的竹子,此時,午飯直接已經到了,除了李安這一隊人馬在營地,其餘幾隊人馬都沒有回去,這似乎說明他們都不太順利,要麼是沒遇到大熊貓,要麼是沒有抓住,還好下午還有機會,李安相信剩下的隊伍也會有所收穫的。
“都停下吧!砍竹子的,下午接著砍,杉木也放好,下午再做籠子,先吃飯吧!”
李安看向正在幹活的將士們,開口說道。
“李侍郎,這大熊貓怎麼辦,一直被這麼捆著,也沒法吃竹子啊!”
陳龍開口問道。
李安覺得也是個問題,好不容易活捉的大熊貓,要是就這麼被餓死了,那就虧大了,可大熊貓被捆的這麼結實,幾乎已經動彈不得,自然沒有正常的吃東西。
“說的也是啊!這大熊貓飯量很大,幾乎需要一刻不停的吃竹子,才能維持自己的身體所需,若是長時間吃不到竹子,那就要被餓死了,不過,短時間內是肯定餓不死的,也不用過於擔心,你們趕緊吃飯,吃完就做籠子,做好了籠子,只需要將大熊貓放入籠子之中就行了,那樣就有辦法餵它了。”
李安開口說道。
“也不知道這大熊貓脾氣怎麼樣,是不是脾氣很大,若是脾氣很大就不好餵了,有些傢伙是寧願餓死,也不願意被人圈養的。”
陳龍開口說道。
這個道理,李安自然也是明白的,在自然界之中,不同的動物擁有著不同的性格,有的溫和有的暴虐,有的願意被人類馴養,也有的是寧死也不會被圈養的,而正因為動物的不同性格,所以,有的動物變成了人類的家畜和家禽,而有些動物永遠都是野生動物。
人類在馴養動物的時候,也是要考慮馴養成本的,對於成本太高的動物,人類馴養一段時間就會放棄,只有好馴養成本低的動物,人類才會願意馴養,從而讓這些動物成為了人類的家禽家畜。
比如,雞鴨鵝都是產蛋量比較大的動物,人類進行馴養的時候,發現難度很小,而所獲得的報酬很高,所以,就馴養了這種動物,馬牛羊驢狗這些動物也是同樣的情況,都是馴養難度低,並且收益比較大的,人類才不會去做虧本的生意呢?
按照後世人的總結,有些動物之所以能夠被人類馴養,主要就是符合幾個方面的特徵。
第一,是食物的消耗,食物的轉化率,比如需要提供十萬斤的苞米,才能產出一萬斤的牛肉,而若是養豬的話,大概提供兩三斤的飼料,就能夠產出一斤豬肉了,豬的食物轉化率比牛要高得多,所以,自古以來養豬的都比養牛的要多,而在草原上,由於牛羊都是自己在草場上尋找吃的,並不需要人類勞動去提供,自然就是另外一種情況了,若是人類僅僅種植而不去養殖的話,所種植的糧食絕對能夠滿足所有人的吃飯需求。
牛還是好的,若是馴養老虎,那食物轉化率就更少了,養一隻老虎吃掉的肉,數以萬倍於老虎身上產生的肉,大象的胃口太大,也是必須要散養的,讓大象自己去找吃的,若是人類割草來餵它,有那時間都能獵殺好幾頭大象了,成本划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