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盛唐不遺憾 > 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三國:孫策 我要做帝王 重生元末拿到明太祖劇本 極品小書生 大唐:開局李二請我教他造反 元嘉紀事 大明:鄭成功之孫,打造日不落 終極兵魂 某時空管理局的打工仔 暗黑大宋 帝國梟色 風起三晉 盛唐不遺憾 三國:我成了劉備四弟 三國:不裝了,你爹我是袁本初 特戰狂狼 國之重器 大唐第一衙內 扶秦 念力成神

“李侍郎難道就沒有發現,最近這些年,皇子們的異動嗎?”

老杜蹙眉說道,顯得很是焦慮。

看得出來,老杜這個主編沒有白乾,幹了這個工作可以接觸到太多的人和事,對朝政更是瞭解的非常透徹,甚至,貴族們幹了點什麼事情,他都能瞭如指掌,所以,對時局比較的瞭解,他似乎看出有很多人都不太安分了,但都不是太明顯,事情會如何發展,很讓人擔心。

李安自然也有些瞭解,出現這種事情的罪魁禍首自然是皇帝了,這老傢伙為了防止被兒子篡位,可謂是費勁了心機,先是將太子放在身邊監視,然後給其餘皇子更多的器重和信任,從而讓朝中的大臣搞不清皇帝的真實心意,不明白皇帝到底要把皇位傳給哪個兒子,從而不好站隊,萬一選錯了隊,新皇繼位之後就悲劇了,所以,不同人會有不同的判斷,會選擇不同的皇子,甚至還有持重的人不選的,直接老老實實的效忠皇帝就好了,這樣新皇登基之後,雖然不能一飛沖天,但至少也不會倒大黴,是比較穩妥的辦法。

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性格,有的人比較喜歡冒險,也有的人比較喜歡小富即安,所以,朝廷裡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利益集團,雖然比較的隱蔽,但聰明的人還是看得出來的。

老杜一心一意管理大唐報,自然誰的人也不是,也不想參與皇室的下一代之爭,李安與李豫走的稍微有點近,但別的幾位皇孫過來,李安也同樣是熱情招待,並沒有故意疏遠誰,對誰都很好,再加上把手中的兵權卸了,自然也同樣不屬於任何一個派別,至少,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李安支援誰,沒有兵權和足夠官權的人,對誰支援力度都很有限。

“老杜想多了,這些皇子的動作都在可控的範圍內,並沒有做出任何出格的事情,陛下都不擔心,你擔心什麼?”

李安開口說道。

這些皇子有一多半都是遙領節度使和大都督,次一點的也是大州的州牧,全都是有地方和邊疆的大官,還好都是遙領,並不是真的過去幹活,人還待在京城,這要是把他們都放到地方去,那就非常不得了了,很有可能會造成尾大不掉的結果。

比如永王被封荊州大都督,甄王遙領隴右節度大使,在歷史上,他們自然都是住在京城的十王宅了,但安史之亂髮生之後,他們都成了實權人物了,比如甄王李琬就獲得了征討元帥的職位,其餘很多皇子也都是軍權在握,這其中還有打算擁兵反叛的,比如永王就是。

永王擁兵爭權被懲治了,而甄王領兵剛打了幾場勝仗就突然暴斃了,並獲得了一個靖恭太子的名號,若是不死早飯的話,估計就慘了,死了至少還博得了一個天子的稱號,比王要大些,也算是很不錯的結局了,這貨很能生,有子女五十八人,不是一般的高產,這麼多子女也能看出這貨娶了很多老婆,倒是挺會享福的,李安都懷疑這貨剛打幾場勝仗就突然丟了性命的原因,是因為長期親近女色,造成了身體的虧虛,而行軍打仗是非常辛苦的,對人的身體要求很高,身體不好在軍營之中很容易生病,而打了勝仗之後人容易興奮,甚至還會搞上三軍,大量的飲酒,而這必然會進一步增加身體的負擔,讓自己的身體難以承受如此嚴重的傷害,從而很容易猝死,也可以說是樂極生悲。

對於一個平時很注重保養的人來說,一般是很少會出現樂極生悲的,就算突然大悲大喜也沒有多大的事兒,而平時不注意保養,身體比較虧虛的人,一旦出現大悲大喜,就有可能會猝死了,身體是非常關鍵的,這決定了一個人的承受能力。

甄王李琬是子女非常多的一個了,五十八人,實在是太多了,相比於他老子李隆基是一點也不遜色,也不知咋這麼能生,這也太喜歡生孩子了。

太子也沒有甄王子女多,憂鬱而死的棣王李琰子女也挺多的,據說有子五十五人,延王也不錯有三十六個子女,在安史之亂逃亡的路上,因為不忍心丟下這麼多的孩子,而大大的耽誤了時間,被急於逃命的玄宗怒罵,若不是漢中王求情,很有可能就要被處置了。

還有不少皇子早夭了,過早去世的也有不少,真正有影響力的也就幾個而已,甚至此時的仍舊住在十王宅裡的人也只有十人多一點了。

其實,皇子雖多,但真正有實力爭奪帝位的也就只有幾個人而已,其餘的都是打醬油的,幾乎沒有一點存在感,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有這個心思。

想當年李世民的所有兒子之中,不論從哪方面去思考都輪不到李治這個九皇子去做皇帝,可才華超過他的哥哥們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與皇位失之交臂了,而最後皇位硬是砸到了他的身上,這讓很多人都大感意外,簡直就是現實版的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當初支援太子,支援蜀王,支援魏王的大批朝臣,見到如此結果,怕都是大跌眼鏡吧!誰能想到最終繼位的竟然是不爭不搶的九皇子,這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也打了所有人的臉,他們所有人的支持者都失敗了。

此時為什麼就不能出現同樣的情況呢?太子地位最高,皇帝同時還重用郯王,甄王幾人,讓幾個皇子都能有表現的機會,最終情況會如何,誰也不能料定,萬一這幾個人因為爭奪權力而全部被處置,他們這些打醬油的皇子不就有機會了麼,皇子就這麼十幾個,最終的繼承人就在他們中間,誰也說不好會是誰。

老皇帝現在還這麼能活,說不定還能再活十年二十年,到時候,太子和郯王,甄王會不會先走一步呢?若是他們先走了,剩下那些打醬油的王,不就有機會了麼,畢竟,自古以來,都是皇子繼承皇位的比較多,像朱元璋讓皇孫繼位的太少了,最終也是引發了動亂,讓明帝國陷入了動亂。

此時,十幾位皇子還沒有進入密謀結黨的階段,他們還沒有那個膽子,但他們已經開始有所行動了,已經開始悄悄的佈局了,這種佈局是潤物細無聲的,不是轟轟烈烈的,動作很小很輕柔,就算被發現了也沒事。

喜歡盛唐不遺憾請大家收藏:()盛唐不遺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