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京城的治安有持續變壞的可能,而為了避免發生這樣的事情,李安必須要未雨綢繆,將有可能導致京城治安變壞的各種因素全部解決掉,這樣,也許就不會發生京城治安變壞的可能了。
解決貧富差距,李安是無能為力的,這個是任何牛人都解決不了的難題,李安自己都是大富翁,難道把自己的錢財送給窮人麼,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況且,社會具有一定的貧富差距還會很有好處的,這可以激勵更多的貧民努力的工作,從而養活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若是沒有貧富差距了,那就意味著很多人都要失去奮鬥的動力了。
但就算整個帝國有巨大的貧富差距,只要普通老百姓能夠吃喝不愁,另外還有不少餘財,那麼,整個社會的穩定還是有保障的,底層老百姓的可控性還能維持。
作為藍星上最勤奮,最能吃苦的民族,華夏一族的老百姓,只要能夠吃飽喝足,略有餘財,便很是心滿意足了,想要讓吃飽喝足的老百姓跟著你造飯,這簡直是做春秋大夢,誰都不是傻子,吃飽喝足了之後,首先想到的自然是享受生活了,誰會閒著沒事冒著殺頭的風險去做違法的事情呢?
既然李安提出的強迫工坊建設住房的政策獲得了大臣們的一致透過,那麼,接下來就是政策的執行了,現在的京城,幾乎每天都有新的工坊和酒樓店鋪開業,而且,數量龐大,這個政策越早宣佈,對於解決京城的住房問題,就越是有利。
出主意的是李安,但執行和擬定政策的卻政事堂的那幫人,這個事情有皇帝親自確認,所以,這些傢伙也是不敢怠慢的。
另外,李安還有別的招數,讓他們不敢拖延,那就是媒體的力量,也就是大唐報,京城早晚報,還有一些私人建立的報刊,全都像約定好了似的,一窩蜂全都跑來了,就堵在大明宮的外面,只要政事堂的那些大官一出來,他們就會馬上詢問具體的情況,雖然這些人的級別比較低,但大唐報的規格卻很高,皇帝每天都看報,大臣們又豈能不重視。
所以,就算是三品以上的大官,見了大唐報的這些人,那也是頗為小心的,主動行禮是不可能的,身份擺在這裡了,但最基本的禮數還是要遵守的,至少不能態度惡劣的呵斥這些媒體人,而是不得不捏著性子,友好的回答媒體人提出的一些問題,否則,一旦這些傢伙寫了什麼對自己不利的事情,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離開紫宸殿之後,李安與眾大臣都向宮門外走來,大家是三五成群一起走的,其中,李安與李豫走在最前面,由於步速比較快,所以,漸漸的與其它人拉開了距離。
若是之前遇到這種情況的話,後面的大臣是一定會追上來的,可這一次卻沒有。
因為之前,李安都是發明了很多神奇的好東西,他們追上來是為了更好的瞭解新發明的東西有什麼功能,而這一次,李安只是提出瞭解決京城住房困難的策略,而且,對他們很多人的利益都是損失,所以,他們心裡或多或少的會有一些怨言,在這種情況下,追上來幹啥,自討沒趣麼。
李豫就沒有這方面的擔憂了,他並沒有多餘的房產,不是他沒有預見性,不瞭解京城的房價漲勢,實在是因為他的目標與別人不同,作為大唐帝國的皇長孫,李豫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帝國的皇位,只要能坐上皇帝的寶座,這全天下的房子不都是自己的麼,何必去炒房呢?
若是像一名商人似的去炒房,說不定還會被彈劾,從而失去爭奪皇位的機會,這對於李豫來說是不能忍受的事情,在李豫的心目中,沒有什麼比皇位更神聖了。
身份不同的人,註定理想不同,作為擁有皇位繼承可能的李豫,怎麼可能會過分關注商業,他關注的只有政治,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撈取政治資本,最終登上那個夢寐以求的位置,為了這個位置,他不惜付出任何代價。
只是,就目前的情況看,李豫想要登上帝位,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他的皇爺爺也太能活了,都七老八十了,還那麼的健壯,自己父親的太子之位也不是絕對牢靠的,一旦他的父親地位鬆動,那麼,他的身份也會跟著一起鬆動,想要當皇帝就太難了。
“李侍郎這下可以放寬心了,此事已經全面透過,要不了多久,京城的房租就會有所鬆動的,老百姓也能過上更好的生活了,這都是李侍郎的功勞啊!”
李豫開口說道。
“廣平王就不要誇我了,這個辦法究竟能夠緩解多少,還很難說啊!就算有效果,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夠看得出來的。”
李安開口謙虛的說道。
喜歡盛唐不遺憾請大家收藏:()盛唐不遺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