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肉都掛在高處,下面的缸裡還有不少鹹菜,主要是蘿蔔類的鹹菜,還有一些葉菜也被製作成了鹹菜,這些鹹菜的數量雖然不是太多,但鹹菜是不能吃太多的,所以,這也是很大的一個量了,吃個三五年都沒有問題。
山洞的最裡面有一個小門,這個門透著光線,可見這裡就是另外一個出口了,李安開啟小門,與老郭走出了山洞。
外面的陽光很好,環境也非常的不錯,而且,這裡居然是一處糧食產地,是馬賊們開墾的土地,足有幾百畝之多。
種植的糧食也不少,從痕跡上來看,就能看出不少作物,比如最靠近洞口的一處田地,種植的是南瓜,南瓜的果實自然全部被採摘完了,但南瓜藤蔓卻遺留在了原地,讓人一眼就能看出這裡曾經是一處南瓜田地。
稍遠一些的還有紅薯地,黃豆地等等被馬賊開墾的土地,這些被利用開墾的土地,似乎證明這些馬賊之中,有一些是失去土地的農民,找不到活路了,才進山當馬賊的,專門負責給馬賊種植糧食。
而馬賊主要是靠搶奪生活,但隨著人數越來越多,光靠搶奪顯然是不夠的,萬一官兵大面積封山,難道活活餓死不成,自己生產一些食物,可以保證不會被困死,
而且,契吳山這麼大,有土地也有水源,資源不利用百不利用,多種植一些作物也能減輕搶劫的壓力,減少暴露的可能。
“真是個好地方啊!這裡足有好幾百畝土地,若是馬賊們不出去打劫,光靠這幾百畝土地,也能養活不少人。”
老郭開口說道。
按照後世的標準,幾百畝土地,養活幾百人是沒有問題的,不過,在大唐這個時代卻是不行的,這個時代沒有工業化的肥料,也沒有高產的雜交水稻,糧食的畝產是比較可憐的,一畝地能收穫二百斤糧食就不錯了,這還是肥田才能擁有的產量,而契吳山的土地比較貧瘠,產量就更低了,紅薯這個外來物種稍微好些,在貧瘠的土地上也能有不錯的產量,但紅薯比不了大米和小麥,這個東西吃多了會讓胃部反酸的,會讓人很難受的,主糧是不能選擇紅薯的,這會讓人營養不良的。
一般只有在實在沒辦法的前提下,才進行大規模的種植紅薯,畢竟,紅薯的產量很高,可以更好的填飽老百姓的肚子,讓老百姓能夠吃飽飯,在吃得飽和吃的好之間,當然選擇吃得飽最為重要了。
在後世的飢餓時代,國家的大部分土地都種植紅薯,因為只有紅薯的龐大產量,才能夠滿足普通老百姓的吃飯需求,而產量低下的糧食是肯定不行的。
是紅薯養活了更多的人口,若是沒有紅薯的話,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還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呢?
幾百畝耕地的旁邊有一排房子,這些房子就蓋在幾棵大樹的下面,走進去一看,裡面存放的都是一些幹活用的農具,甚至,還有一些肥料,這些肥料自然就是人畜肥和綠肥了。
所謂的人肥就是人的排洩物,畜肥就是畜生的排洩物,而綠肥就更簡單了,就是把植物埋在土裡發酵,讓植物腐爛之後變成肥料,這兩種肥料都是純天然無公害的,用來做肥料都是非常好的,在古代的社會,大部分的肥料也就是這幾種,尤其是人的排洩物,雖然很噁心,但也是絕對不能浪費的。
在很多城池,都會有專門負責收集糞便的人,這些人不但領不到工資,而且,還要繳納一定的費用,這個費用就是買糞便的費用。
所以,古代也挺有意思的,人的糞便居然也能賣錢,動物的糞便也是如此,所以,你絕對不用擔心城池動物太多,道路會被動物的糞便所覆蓋,這種情況是絕對不會發生的,就算沒有清潔工都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因為會有很多人會主動去撿這些動物隨意排洩的糞便,甚至都達到搶奪的地步的。
關於這一點,李安是絕對有發言權的,在後世的特殊年代,經常會有老一輩的人講述自己年輕時候的辛苦,這些老人在童年的時候,所經歷的辛苦是後世人所不敢想象的。
比如,他們五六歲的時候,就需要早起撿糞,也就是在天還沒有大亮的時候,就要揹著一個小糞簍,去外面撿雞糞,而且,撿雞糞是沒有任何工具可以使用的,就是用自己的雙手去撿的,撿在自己手裡聞一聞,確定是雞糞之後就放在小糞簍裡。
至於為何要聞一聞,自然是因為凌晨光線太暗,根本就看不清楚到底是不是雞糞,萬一是一塊泥巴的話,那豈不是白撿了,而聞一聞就比較保險了。
既然看不清楚,那為何不等天亮了之後,再去外面撿雞糞呢?這自然就牽扯到競爭的問題了,在那個倭寇入侵中華的年代,窮人實在是太多了,誰家的土地都需要雞糞,以此來提高糧食的產量,所以,撿雞糞的人是非常多的,家家戶戶都有撿雞糞的需求,若是天亮之後再去撿雞糞的話,或許就什麼也撿不到了,為了能撿到最多的雞糞,就只能比別人起得早,只有起得早撿雞糞的人才能撿到雞糞,也是效率最高的一種方式。
因為白天的時候,時時刻刻都有很多無事可做的孩童在撿雞糞,而且,別人家大樹下的雞糞,是別人家的雞拉的,大白天去撿的話,是肯定會引起矛盾的,而這些雞在夜間拉的粑粑,你凌晨的時候過去撿,就不會被人發現了,也就不容易引起矛盾了,這算不算是一種偷盜呢?
那個時代的雞是在家門口的樹上過夜的,後來,有的人家覺得自己家的雞拉的粑粑都被別人撿了,有些吃虧了,於是就搭建了雞窩,這樣自己家的雞糞就沒有人能偷到了。
喜歡盛唐不遺憾請大家收藏:()盛唐不遺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