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陳小二是洛陽火車站的副站長,對於車站的日常排程和各種人事關係非常的清楚,所以,楊國忠儘管心裡不樂意,但還是把陳小二調了過去,讓他任職洛陽火車站的站長,同時,兼任洛陽鐵路分局的員外郎,直接參與洛陽鐵路分局的最高決策,而郎中的人選是楊國忠從鐵路局總部抽調的一名年老的郎中,為的就是壓制陳小二的傲氣,讓他知道升官不會那麼容易的,另外,陳小二是個膽大包天的人,讓他做主官,實在是讓人不放心。
京城發展的這起案件,來龍去脈總算是清楚了,大唐報以頭條的位置將事情的來龍去脈都敘述了一遍,當然,對於其中的一些細枝末節都是省略了的,比如,陳小二強暴小侍女,楊國忠府邸死傷幾個人,叫什麼名字等等這些,都是不太清楚的,刺客也只是寫了幾個主謀的名字。
如此重大的新聞,自然成了街頭巷尾的熱門話題,幾乎各個階層的老百姓,都喜歡談論這個話題,也都能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
不過,有一個群體卻對這個話題頗為恐懼,那就是京城的鐵路局領導層,因為洛陽鐵路分局貪墨的案件太大了,連帶著整個大唐的鐵路部門都要受到很大的牽連,長安城鐵路分局,以及更高的鐵路局總部,自然也在清查的範圍之內,如此,這些人豈能不擔心害怕。
若是早些得到訊息,他們或許還有逃走的可能,可如今楊國忠已經展開調查,京城所有鐵路局高官和他們的家眷都被監視居住,任何一個人都別想逃走,也沒有逃走的機會,另外,主動認罪還好,若是逃走被抓回來,那就是罪加一等,後果相當嚴重。
忙活了一上午,下午的時候,李安才有功夫去看大唐報,從而獲知了昨夜發生的事情,另外,又從工匠的嘴裡,獲知了一些小道訊息,從而讓李安能夠更清晰的瞭解這個事情。
對於鐵路局的貪腐,李安早就一清二楚了,只是確實沒有料到,貪腐居然會如此的嚴重,一個小小的洛陽鐵路分局,居然能在短短的一年時間裡貪墨如此巨大數額的錢財,可想而知,剩下的鐵路部分貪腐了多少。
不過,李安也是比較樂觀的,貪墨的越多,越是能夠說明大唐帝國的富庶,若是沒有財富,想貪也是貪不到的,而一下子能夠沒收如此之多的財富,對於國庫來說是天大的好事,如此,朝廷就能夠展開手腳,再幹幾個大專案了。
研發中心一直都是缺錢的,任何時候也沒有富足過,這一次,李安決定親自寫報告,向朝廷多申請一些經費,理由就是提高萬里傳音計劃的研發進度,爭取幾個月的時間就能得到初步的成果,而李安也有這個信心,畢竟,基本的幾個核心技術都已經被研發出來了,只要多磨合幾個月,應該是可以出成功的,而只要能夠把這個發明搞出來,定然能給大唐帝國帶來新一輪的飛躍,對促進大唐帝國的繁榮,將有不可限量的作用。
報告很快就寫出來了,這一次李安也是夠狠的,一張嘴就索要一百萬貫,而這些資金,將會有一半用來研發萬里傳音計劃,畢竟,製造電報和電話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需要不斷的進行嘗試,而每一次的嘗試都是需要花錢的,製造零配件這些都要花錢,而一旦不合適,還需要重新做。
所以,為何後世的華夏商人,喜歡直接購買洋人的技術,就是因為研發技術太不容易了,需要花費無數的金錢,而且,也不能保證一定會出成果,萬一最終沒能出成果,大把的金錢就白花了。
而李安的情況稍微有些不同,因為李安是倒著研發的,他早就知道這些東西是個什麼模樣了,需要哪些零部件,只不過,因為這個時代的機器太爛了,有些很簡單的材料,卻也是難以製造出來的,需要不斷的改進機器和材料,一點點的去嘗試,然後才能把電話該做出來。
畢竟,電報和電話有很多種技術,而每一種技術的要求都是不同的,要不斷的進行嘗試,才能瞭解到底哪一種技術更容易的可以製造出來,是此時能夠實現的,而對於實現不了的,也就只能暫時放棄,留著日後技術好了之後,再慢慢的去實現了。
儘管李安有很多資產,但研發對朝廷有用的東西,還是要用朝廷的資金,若是都是自己的錢,那也太虧了,就算不去貪腐,那也不能毀家紓難,李安還沒有這樣高的覺悟,也完全沒有這個必要。
因為朝廷已經開始徹查鐵路局的貪腐事情,所以,很多有過貪腐行為的官員,都變得惴惴不安起來,這其中,鐵路局的官員自然是最為緊張的,而其餘的部門也是很不安心,許多其餘的朝廷部門,都在積極的填補漏洞,甚至還有官員把自己的房產都給賣了的,而只要悄悄的把虧空的賬目給填平,那麼,當上面派人來檢查的時候,就不能查出任何問題了,這些官員也就能躲過一劫。
不過,對於那些貪墨數額比較大,而且又善於揮霍的人來說,想要補救是很難辦到的,因為貪墨的錢財都被花掉了,根本就拿不出錢財來補救,若是有一天被抓住的話,也就只能認罪伏法了。
當然,也有一些抱著僥倖心理的官員,開始想方設法的把賬目給做亂,以讓查賬的人難以看出這其中的貓膩,或者,故意給查賬的人添堵,讓賬目變成一筆難以計算的糊塗賬。
最膽大的官員,則選擇直接把賬本給燒了,而且,還偽造了意外失火的現場,所有物品與賬本被付之一炬,如此,他們最多是失察之罪,罪名自然比鉅額貪腐要輕一些,不過,這種伎倆很容易被識破,而一旦這種行為被確定,那罪名就更重了,只不過有些人不想坐以待斃,想要奮力一搏罷了。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會被查的,有些正得聖寵的朝廷高官,是不會有人去查他們的,除非皇帝討厭這個人了,才會讓人去查,而就大唐目前的情況,任何一個官員幾乎都是經不起查的,只要仔細的咬住了查,基本上是一查一個準兒,基本上都會或多或少的貪墨一點,至於收受禮品那就更多了,就算是李安也是經常收禮的,而且,官越大,實權越多的官員,收取的禮品就越多,而在收禮之後,就難免要為別人辦事,這也是一種貪腐,但輕微的是不會有人在意的,畢竟,水至清則無魚,完全不讓官員貪墨一絲一毫也不太現實。
喜歡盛唐不遺憾請大家收藏:()盛唐不遺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