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盛唐不遺憾 > 第九百四十四章 公開賣技術

第九百四十四章 公開賣技術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戰地僱傭兵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 穿越之逍遙詩仙 三國:孫策 我要做帝王 重生元末拿到明太祖劇本 極品小書生 大唐:開局李二請我教他造反 元嘉紀事 大明:鄭成功之孫,打造日不落 終極兵魂 某時空管理局的打工仔 暗黑大宋 帝國梟色 風起三晉 盛唐不遺憾 三國:我成了劉備四弟 三國:不裝了,你爹我是袁本初 特戰狂狼

李安連忙開口反對道:“不妥,還是細水長流比較好,這樣可以持續得到收入,另外,為了增加競爭,可以把技術多賣給幾家,這樣相互競爭,效率才會更高,購買的人越多,技術費就能更好的分擔,還可以降低風險,至於生產電池的數量,也並不是什麼難事兒,所有從工坊生產出來的電池的包裝箱子都必須有朝廷的批號才能在市場上銷售,而朝廷開批號的時候,就是收錢的時候。”

“一個電池只能使用幾個時辰,這可是消耗品啊!對產量的要求很高,絕對是掙錢的買賣,多讓幾家參與進來完全可行。”

一名大臣支援。

“好了,不用爭論了,這個電池是李愛卿發明的,這件事情就交給李愛卿全權負責吧!”

李隆基拍板道。

李安非常高興的說道:“謝陛下信任,之所以發明電池,是因為電池是萬里傳音計劃的一部分,沒有電池的話,萬里傳音計劃就沒有辦法實行,至於手電筒,只不過是萬里傳音計劃的副產品罷了,算是順帶發明的東西。”

李隆基聞言,頗為興奮,開口道:“這麼說來,電池發明出來了,就意味著萬里傳音計劃又進了一步?好,太好了。”

隨後早朝繼續進行,各種朝廷大事兒,一件件的彙報上來,讓李隆基去處理。

退朝之後,李安剛剛走出宣政殿,就被尾隨而至的一大群大臣被包圍了,他們都是奔著李安所掌握的電池技術來的,這麼實用的電池,只要是掌握了這項技術,是肯定能掙大錢的。

“李侍郎打算如何處置電池之事?”

一眾大臣對這個問題都非常的關心,他們似乎也想分一杯羹。

李安的想法,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公開招標,但中標的不是一家,而是三家,報價最高的三家會獲得這項技術,這還是一次性的費用,日後生產的產品還要繳稅,如此,可以最大化的為朝廷提供源源不斷的收入。

當李安把自己的想法,如實的告訴眾大臣的時候,他們都覺得李安太陰險了,居然想出這麼陰損的辦法。

只要把這項技術宣傳出去,只要是個商人都能看出這其中的商業價值,如此,願意購買這項技術的人,必然是非常多的,而人越多競爭就越是激烈,到時候價格越來越高,朝廷能得到的收入就更高,而很多想買這項技術的人就比較吃虧了,不但前期買技術投入大,中期辦工坊更是一筆很大的投入,後期生產出來的電池,每一個都要繳稅,實在是太坑了。

不過,就算如此,因為電池的前景非常好,所以,即便有這麼多的花費,也非常值得爭奪一下。

這些朝廷重臣,私底下都是有各自的產業的,也有很多大商人與他們關係良好,經常性的孝敬他們,所以,他們自然都看上了這項很有用處的技術,希望能夠拿下這項技術。

最近這些年,凡是被李安照顧的權貴,擁有了獨一無二技術的,基本上全都發了大財了,比如楊國忠控制下的護舒寶產品,已經徹底的推廣到全大唐了,每天都能獲得不菲的收入,李安自己的玻璃產業,也是個極其掙錢的行當,為李安的家庭帶來了龐大的收入。

總之,所有采用李安提供的技術,生產壟斷產品的權貴,全都富得流油,朝廷因為壟斷了鐵路等暴力行業,也讓國庫的收入不斷的增加,從而有更多的資金用來大搞建設。

李安看出來了,這些大臣的表情各異,似乎都有各自的打算,他們都盯上了電池這個行業,但公開的進行競爭,他們大部分都顯得底氣不足,畢竟,有錢有勢的人這麼多,只有前三位才能獲得機會,這太難得了。

而且,這一次的技術居然不是壟斷,而是要分給三家來共同經營,如此,三家相互競爭,根本形不成壟斷的條件,遠不如只有一家掌握的效果好。

如此一來,便有好多大臣陷入了糾結之中,他們不太好判斷,不知道這三家共同掌握這項技術會產生什麼樣的情況,會不會造成惡性的競爭,從而不但不掙錢,反而還要虧很多錢,若是虧本的話,那就得不償失了。

不過,擁有鐵礦,進行鍊鐵業務的權貴那麼多,哪一個不是掙錢的,也沒見哪位權貴開鐵礦虧本了的,所以,倒也是可以試一試的,不試一試怎麼知道能不能掙錢,萬一要是能掙錢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進行公平競爭的前提,是要讓參與競爭的人,瞭解產品的特點和市場前景,只有他們全都對產品瞭解了,知道是個掙錢的行業,才會願意花費很大的代價來競爭。

李安已經發給眾大臣幾十個手電筒了,這就是很好的宣傳手段,李安相信,很快整個京城的權貴都會了解手電筒整個新鮮的事物,從而願意花費巨大的代價來競爭這個行業。

雖說自古以來,官員是不能經商的,但這只是表面上的規定罷了,其實,又有幾個人能真正的遵守這一規定的。

當然,為了表面的清廉,當官的官員不會用自己的名字,明目張膽的經商,但會在私底下,讓自己的僕人或者能控制的親人和朋友去經營商業,從而躲避朝廷有關官員不許經商的規定。

另外,有一些商人世家的孩子,因為腦子聰明考了科舉,成為朝廷的重臣,而他們的家族都是經商的,說他不會幫助自己的家族,又有誰會相信。

比如,兒子當上了大官,但父親一直都是大商人,這種情況下,難道為了讓兒子好好的做官,父親把自己的商人全部廢棄,做一個農民或者什麼都不做嗎?

又或者說,一個人當上大官之後,自己家裡的親人都不能經商了嗎?這顯然是非常不現實的,該經商的還是要經商,而且,肯定會得到當官的本家人的支援和照顧。

自古以來,朝廷規定的當官不能經商,只不過是為了安撫某些小老百姓罷了,其實,根本就是很不現實的規定,隨便找個方法就能將其規避。

喜歡盛唐不遺憾請大家收藏:()盛唐不遺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