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在,這裡的威脅不僅僅是政權方面的威脅,更多的是宗教方面的威脅,因為查理大帝是基督教的堅定支持者,而拉赫曼是信仰教的,兩個教派的信仰自然不可能相同的。
既然雙方擁有不同的信仰,那麼,這種信仰的矛盾就是難以調和的,如此,自然就會引起一系列的爭鬥,他們之間的關係,自然也就難以真正友好了,就算他們進行和談,最多也就是個互不侵犯,井水不犯河水,想要變成友好的鄰邦是絕對不可能的。
這一次,查理大帝派遣使臣去科爾多瓦和談,既不是真的要與拉赫曼和平共處,同時也並不是為了刺探拉赫曼王國的情報,畢竟,查理大帝要想知道對方的國內情況,有一萬種方法,並不需要明著派遣使臣前往。
而查理大帝派遣使臣團隊進入拉赫曼王國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聽到了大唐船隊要去科爾多瓦的訊息,對於大唐他們不是很瞭解,但知道大唐非常厲害,所以,他們顯得有些緊張,萬一拉赫曼獲得了大唐的援助,對於他們來就非常的不妙了,甚至可以是滅頂之災。
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生,查理大帝藉著和談的幌子,派遣自己的得力屬下前往摩爾多瓦,試圖透過觀察,瞭解大唐船隊的情況,甚至,還可以與大唐取得聯絡,表達自己願意友好交往的需求。
“國王,我們的人已經進去了,拉赫曼同意與我們和談,我們的人最多兩就可以抵達科爾多瓦,大唐方面的人,估計也在兩之內抵達,到時候,我們就能搞清楚情況了。”
部下道。
查理大帝輕輕拉伸自己的鬍子,點頭道:“好吧!讓他們心一點,有什麼新情況,要及時的彙報回來。”
“好的,偉大的國王。”
部下應道。
拉赫曼王國是在歐羅巴大6上,但其實就是一個半島,只是因為半島的面積太大了,所以,完全感覺不到是半島。
在王國版圖的內部,主要的水系就是都城南部的瓜達爾基維爾河,其餘的河流基本上都是這條大河的支流,這條大河可以稱為整個王國的母親河,是王國最為重要的一條河流,相當於華夏帝國的長江黃河。
這條河流孕育簾地的文明,為當地的農業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水源,若是沒有這條河流,拉赫曼王國的農業就沒法展了,當地的文明也就不復存在了。
而因為是一條主要的大河,所以,瓜達爾基維爾河的寬度和深度還是很有保障的,大型船隻在河內行駛是毫無壓力的。
李安的大唐船隊已經行駛了好幾,因為有人帶路,所以,一路上非常的順利,幾乎就沒有遇到什麼險情。
大河兩岸的風景也是很不錯的,遇到風景特別好的時候,李安會讓船隊減慢行,然後躺著或者站著,靜靜的欣賞兩岸的美麗風光,甚至,讓船隻直接停下來,上岸欣賞美麗的景色。
正是因為李安不放棄欣賞美景的機會,所以,行程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一些影響,抵達摩爾多瓦的時間,比預計的時間晚了一些,而查理大帝的部下卻是日夜兼程的趕來,兩者一個不緊不慢,一個快馬加鞭,體現了各自不同的心情。
也就是,原本李安應該比查理大帝的人早已不抵達科爾多瓦,但實際上卻是比對方要晚到一些。
拉赫曼的部下,見李安一路上游山玩水,似乎並不急於抵達摩爾多瓦,心裡感到頗為奇怪,但他又不敢出來,只能陪著笑臉與李安一同遊玩,而且,還要擔當導遊的重任,有什麼地方,李安要是不懂了,他就要負責解答。
畢竟,在沿途的好多風景區,都是有文明的痕跡的,而自古以來,所有的文明古蹟都是有故事的,而這些故事都是需要別人介紹,你才能知道的,若是沒有人介紹,你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知道的。
李安前世的時候,是一個非常喜歡旅遊的人,而每次去景區遊玩的時候,都會跟在講解員的身後,聽聽景區的故事,如此,遊覽的時候會別有一番滋味,而若是自己悶頭遊覽的話,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比如,景區有些景點就是非常不起眼的一樣東西,很容易被人忽略掉,其背後的故事,卻是非常精彩的。
比如,李安前世曾參觀過一個名人故居,裡面有一棵看上去很破敗的槐樹,看樣子都快要死掉了,根本就不起眼,可後來跟在講解員的身後一聽,才知道這棵槐樹是著名的西楚霸王親手種植的槐樹,距離後世有兩千年的時間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直接看一棵快要死掉的槐樹,不會讓人有什麼感覺,甚至很容易就給忽略掉了,而在得知這棵破敗的槐樹是項羽親自栽種的時候,觀賞者的心情就大不同了,會有一種崇敬之情,對這棵矗立兩千多年的古槐樹生出一股油然而生的敬畏之情,甚至,鞠躬敬禮啥的都是可以的。
還有一些看上去非常破敗的石碑,背後所擁有的故事非常的值得了解,一個簡單的物體,背後的資訊量很有可能是很大的。
所以,去景區看風景,是一定要跟著講解員走的,否則,遊覽一趟下來,估計什麼都沒有看到,什麼都沒有看懂,也就等於是白來一趟了。
旅遊的收穫,往往來自於對景區的瞭解,只有瞭解了景區的每一個景點,如此,旅遊才有真正的意義,若是不瞭解景區的人文故事,那跟在家裡看盆景有什麼區別。
喜歡盛唐不遺憾請大家收藏:()盛唐不遺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