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騎射兵馬緩緩後撤,並不與衝過來的一千呼羅珊騎兵進行正面對抗,他們知道自己的實力有多少,正面近距離廝殺,他們根本就不是對方的敵手,全軍覆沒都極有可能。
為了儲存自己的實力,並儘可能的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一千騎射兵馬唯有後撤這一條路可走,若是敵軍窮追不捨,那就一邊攻擊一邊後撤,待敵軍騎兵人困馬發之後,騎射兵馬就能夠發揮自己的優勢機動性了。
這一千騎射兵馬全都是相對精銳計程車兵,戰馬也都是好的戰馬,為了增加強大的機動性,士兵的裝備很簡單,只有強弓硬弩,沒有鎧甲,不但戰馬沒有鎧甲,就連士兵的身上也沒有鎧甲,如此,便可以確保騎兵的負擔比較輕,從而不容易疲勞,賓士的速度也會更快一些。
一千呼羅珊騎兵是盡全力追擊的,而後撤的一千騎射兵馬則還留有餘地,並沒有用盡全力,他們一邊向後放箭一邊後撤,不時的給追擊的呼羅珊騎兵造成一定的殺傷,但因為傷亡比較少且是一步步傷亡的,如此,這群被仇恨衝昏了頭腦的傢伙根本就注意不到這一點,追擊的越來越瘋狂,彷彿不將這群騎射兵馬殺光誓不罷休似的。
一千騎射兵馬非常順利的進入了山谷,而追擊的呼羅珊騎兵也毫無顧忌的衝了進去,似乎完全就不擔心遭遇更大的埋伏,也許這就是一支精銳兵馬的傲氣吧!也只有精銳的兵馬才會如此的放肆,才會如此的不把自己的對手放在心上。
進入山谷之後,大唐小將嘴角露出了一絲笑意,看向隊伍的最高指揮官,開口道:“我帶領三百騎兵往左去,待會繞到他們的背後,我們來回夾擊,爭取重創這支精銳的呼羅珊騎兵。”
“這可是整整一千呼羅珊騎兵啊!會不會有壓力。”
大鬍子將領說道。
大唐小將自通道:“你就放心吧!我們只要不與敵軍接觸就不會有很大的問題,還有,他們可不是一千兵馬,最多還剩九百人,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走了。”
說完,大唐小將自信的率領三百騎射兵馬加速向左邊賓士,打算繞到這支呼羅珊騎兵的背後,從而兩面夾擊呼羅珊騎兵,將這支更大規模的驕悍騎兵給重創了。
三百騎射兵馬在一千騎射大軍之中,只能算是一支較小的力量,所以,這支兵馬從側面離開之後,呼羅珊騎兵並沒有引起注意,仍然繼續追擊騎射兵馬的主力,似乎只有把對方的主力大軍給殲滅了,才能解他們的心頭之恨。
七百騎射兵馬一路賓士,他們要儘量把呼羅珊騎兵引誘到更加遠離敵軍大營的地方,從而在發生危險的時候,讓呼羅珊騎兵得不到救援,從而遭受極其重大的損失。
領頭的大鬍子將領,時不時的回頭清點敵軍騎兵的人數,他發現敵軍騎兵一直在減員,數量從九百人很快又降低到了八百人,而且,還在持續減少之中。
這種情況讓他非常的高興,若是敵軍騎兵一直追擊下去,被全殲是早晚之事,畢竟,他們每個士兵都準備了一百支弩箭,而且,還有更多的弩箭被安置在附近安全的位置,他們隨時可以去取,所以,箭矢的問題完全就不是什麼問題。
追擊的呼羅珊騎兵很快就發現了一個很殘酷的問題,他們追了那麼久,都遠離大營很遠了,居然還沒有追上,而且,他們的兵馬一直在減員,將領抬頭清點人數的時候,愕然發現麾下的一千兵馬只剩下七百人了,這讓大吃一驚,剛才就已經損失近三百將士了,沒想到他們這一千兵馬追擊的過程中又損失了三百將士,若是繼續追擊下去,損失一定還會繼續增加,而這是他們所不能承受的。
他們覺得自己上當了,於是,將領立即下令停止追擊,準備撤回大營。
可就在他們準備撤退的時候,另一路由大唐小將率領的三百騎射兵馬已經繞到他們的背後了,並且一同亂射,給正在減速的呼羅珊騎兵造成了很大的傷亡,因為是從背後發起的偷襲,而呼羅珊騎兵的很多裝備都是正面的,所以,從背後發起偷襲的話,所能造成的傷害更大更有效。
三百騎射兵馬從背後偷襲,很快就給準備撤退的呼羅珊騎兵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幾輪齊射之後,七百呼羅珊騎兵只剩下六百人了,實力再一次銳減。
這讓領頭的將領大驚失色,他們還從未見過如此嫻熟的戰術,他們機會還沒有碰到騎射兵馬,就已經被騎射兵馬強大的騎射攻擊給消滅了近一半的兵力,若不盡快撤離,估計就要全軍覆沒了。
他們覺得很是心驚,堂堂一千精銳的呼羅珊騎兵,居然無力對抗一千不如他們精銳的騎射兵馬,這要是傳出去,還不被人笑掉大牙了。
“全軍向後進攻。”
領頭的小將大喊一聲,帶著剩下的六百騎兵衝擊身後的三百騎射兵馬,不過,騎射兵馬可不會跟他們硬碰硬,他們立即向後撤退,一邊後撤一邊放箭,繼續大量殺傷呼羅珊騎兵,而前面的七百騎射兵馬也沒有閒著,立即轉入反攻,一邊在後面追擊一邊發射重弩。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一千呼羅珊騎兵雖然頗為精銳,但大部分都是普通的槍騎兵和彎刀騎兵,因為出發比較匆忙,大部分士兵都沒有準備弓弩,而且,就算他們有弓弩也是無用,因為他們的弓弩效能遠不如大唐支援給騎射兵馬的弓弩,尤其是射程上的差距是致命的,這會導致騎射兵馬可以在遠距離上把他們給射殺,而他們卻還夠不到騎射兵馬,如此,豈不是隻有捱打的份兒。
這幾好比辮子朝的後期,西方列強的大炮射程很遠,威力也更大,可以輕鬆的摧毀辮子朝設在海岸邊的炮臺,而辮子朝的炮臺卻不能攻擊到西方列強的艦船,這就是因為西方列強在辮子朝炮臺大炮的射程範圍之外發起的攻擊,從而可可以很輕鬆的給辮子朝的炮臺給端掉,而辮子朝卻無可奈何,只能被動的捱打,慘的不要不要的。
落後就要捱打,這是幾千年來更古不變的真理,騎射兵馬裝備了大唐先進的重弩,就是代表先進的一方,而呼羅珊騎兵就是落後的一方,所以,呼羅珊騎兵必然會遭遇慘痛的失敗,這是不容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