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透過觀察,發現跳舞的舞姬似乎來自不同的種族,因為領隊的舞姬看上去更白皙更漂亮,而後面的伴舞舞姬則顯得有些黑黑的,與南洋的崑崙奴是一個長相。
南天竺的百姓,分成四個階層,外加一個賤民階層,地位從高到低,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賤民。
不同的種姓要從事不同的工作,社會地位差距極大,第一種姓婆羅門可以從事祭祀等高階工作,第二種姓剎帝利是國家的統治階級,比如國王和武士都是第二種姓,第三種姓吠舍就是普通的老百姓了,比如農民之類的,第四類首陀羅則要從事非常辛苦的手工業等繁重勞動,地位比吠舍還要低,至於最後一種賤民,就更倒黴了,他們要從事的是更加低賤的工作,比如掏大糞之類的工作。
至於南天竺一帶為什麼會形成這種奇特的種姓制度,普遍的觀點是一千多年之前,來自西面的雅利安人入侵南天竺一帶,並建立了自己的國家,為了更好的統治這一區域,維護自己的特權地位,雅利安人搞出了種姓制度,讓當地的土著人只能世世代代從事最低賤的低等勞動,從而讓他們失去反抗的能力。
最後的首陀羅和賤民,就是被征服的當地土著人,他們屬於非雅利安人,限制他們的權利,為的就是讓他們世世代代為奴,他們沒有參加宗教生活的權利。
不同種姓之間,是不能隨便通婚的,但高種姓的男子,可以娶低種姓的女子為妻,因為女人是男人的附庸,這樣一來,他們所生的下一代仍舊是高種姓的人。
到了後世的時候,南天竺一帶,在法律上已經廢除了坑爹的種姓制度,但在實際的日常生活之中,種姓制度仍舊大行其道,並沒有因為法律的制定而有所改變,這也是一種非常無奈的事情,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
當然,在整個世界上,並不是只有南天竺一帶存在種姓制度,在很多地方都曾經存在過壓迫人的種姓制度。
比如後世的華夏曾被部落小族攻下整個國家,而新成立的國家就制定了壓制大漢民族的種姓制度,蒙古小部落是第一種族,其餘少數民族是第二等人,北方漢族人是第三等人,而南宋治下的漢族人,則是第四種人。
這種坑爹的制度,自然也是為了維護蒙古集團的利益,防止龐大的漢民族重新奪回政權,與雅利安人統治次大陸的目的是一致的。
但大漢民族是不屈不撓的,是不會屈從於這種壓迫制度的,在蒙古統治的幾十年內,大漢民族不斷的反抗,終於將蒙古小族給驅逐出去了,從而重新奪回了政權,並將蒙古小族給趕回大漠草原之中。
相應的,這種壓迫大漢民族的政策,也很快就被廢除了,而且是一丁點的痕跡都沒有留下,民間也沒有任何人敢歧視大漢民族。
但後世的時候,掌握權力的大漢民族,卻再一次將這些小族擺到了很高的位置,幾十個民族裡,所有的小族都受到了很好的照顧,只有大漢民族沒有絲毫的照顧,一個大漢民族弄了幾十個爸爸。
當然,這是大漢民族主動認爸爸的,並不是這些小族真的掌握了什麼權利,所以,跟南天竺一帶的情況是不同的。
李安為這些南天竺的低等種姓百姓感到悲哀,若一切沒有變化,這些可憐的土著,就要生生世世受到高種姓的欺壓了。
當然,若大唐對這種制度進行干涉,為當地土著提供武器,則又會是另一種情景了,當地的土著只要得到較大的外援支援,就能夠推翻統治他們的外族人,實現民族的自立。
不過,只要沒有很大的好處,大唐才不會跑這麼遠來干涉別國的內政呢?
“國王殿下,這領隊的兩個小娘,長得很漂亮啊!”
李安大膽的誇讚道。
“李侍郎,這是我們南天竺最優秀的舞姬,左邊一位是卡莉娜,右邊一個是卡琳娜,他們是一對姐妹。”
國王埃羅笑著回答。
“哦,卡莉娜和卡琳娜,真是一對可愛的姐妹花啊!我很喜歡。”
李安笑著說道,眼神不停的在兩姐妹的身體上游走,恨不得多看幾眼。
“李侍郎,您很喜歡她們姐妹,這是她們幾世修來的福氣,今晚就讓她們姐妹服侍你。”
國王埃羅大方的說道。
李安高興的說道:“國王殿下真是太慷慨了,你是一個好人。”
“哈哈哈!”
歡聲笑語響徹整個宴會現場,讓人絲毫感受不到戰爭來臨前的緊張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