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安的命令下,五發炮彈被先後發射出去,而所用的時間比以前的火炮快了好幾倍,射擊的頻率大大加強了。
而且,由於採用了先進的反後坐裝置,火炮不必後退,射擊的準確度也相應的增加了,每一枚炮彈都能準確的擊中指定的目標。
李安對試驗所取得的結果非常的滿意,並對所有參與研發的人員,進行了一番表揚和獎勵。
接下來,自然就是量產的問題了,此前鑄造的火炮已經高達四百門,裝備了七支火炮旅和炮兵學堂。
接下來,前膛炮的生產要全部停止,將產能省下來生產後膛炮,當然還有加裝了反後坐裝置的炮架了。
這些先進的新式火炮裝備部隊以後,必然能讓炮兵部隊的戰力獲得很大的提升,而炮兵部隊現有的前膛炮則可以專門用來訓練,日後,也可以淘汰給地方部隊,必如一些比較重要的城池,完全可以部署五十門火炮,以威懾想要進攻城池的敵軍。
當然,即便是新式火炮研發成功了,也不會阻擋李安繼續研發火炮的腳步,學無止境,研發新的裝置,新的機械,還有新的武器,都不能停下,因為技術差距越大,對潛在敵人的威脅就越大,甚至,可以實現零傷亡的戰鬥,以己方沒有傷亡的代價,將敵軍全部消滅。
零傷亡現在已經成了李安所追求的終極目標了,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必須組建一定規模的機械化兵團。
待日後機械化兵團組建成功,大唐帝國的軍事實力就可以輕鬆的稱霸整個星球了,沒有如何力量能夠撼動,零傷亡自然而然就到來了。
轉眼的工夫,過年的時間又要到了,天氣也變得寒冷起來,並下起了鵝毛大雪,大唐帝國到處都是一片銀裝素裹。
不過,負責修築鐵路的百萬勞力和工匠,全都熱情澎湃的繼續修築鐵路,他們要抓緊趕工期,爭取早日將鐵路修通,這樣,日後,他們出遠門就方便多了。
而在研發中心,所有的工匠和人才,也全都在有條不紊的研發更好的裝置,以滿足生活和生產的需求。
而就在這個即將過年的冬日,洛陽城方向傳回了好訊息,在數千工匠和勞力的共同努力下,大運河鐵路橋順利合攏,汜水大橋更是早就鋪設完成。
汜水大橋是單層的,倒是不值一提,但大運河大橋是雙層的大橋,規模比洛水大橋還要大幾倍,底層的火車通道足有五里長,上面的馬路橋更是高達七八里,步行需要至少半個時辰。
如此豪華氣派的大運河大橋鋪設成功,李隆基當然要去看一看了,畢竟,現在有鐵路了,前往洛陽城最快只需要六個多時辰,而從洛陽城火車站前往大運河鐵路橋,騎馬只需幾個時辰而已。
來回都非常便捷,而且鐵路一點也感覺不到顛簸,加裝了彈簧減震系統的御用馬車的顛簸也非常的輕微,如此,這一路上一點都不受罪,還能看到沿途的風景,就像散心一樣,李隆基當然非常願意出行了。
大臣們也沒有理由反對,來回只需要很短的時間,並不會多麼耽誤國事,幾日的時間,也不會導致京城有什麼大的變故。
皇帝御駕說走就走,並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裡,抵達了雄偉的大運河鐵路橋。
在經過洛水大橋和汜水大橋的時候,李隆基已經非常滿意了,但到了大運河鐵路橋的時候,李隆基才知道,洛水大橋真的不算什麼,汜水大橋就更次了,眼前的大運河鐵路橋,才是真正的宏偉大橋。
由於天氣太冷,外面還下著鵝毛大雪,李隆基一路上都沒有下次,即便到了大橋也沒有。
新式御用馬車,不但加裝了彈簧減震系統,而且,側面和後面都裝了鋼化藥玉,坐在車廂裡,完全可以清晰的看到外面的所有情況。
皇帝的馬車在大橋的下層走了一趟,並在上層的馬路上來回跑了三四趟,尤其在最高的一個點上,停了很長時間。
這一次,李安同樣隨行,並負責給李隆基講解橋樑的各種情況。
由於過年的時間就快要到了,李隆基不能在洛陽城久留,他只能過個眼癮就回去,以準備在含元殿接待各國使節,另外,還有很多繁瑣的事物也需要他親自去處理。
御駕出行的時候,是前一天晚上,而第二日的晚上,李隆基已經坐上火車,並開始返回了。
一來一回還不到兩天,同時,也沒有耽誤絲毫的休息,兩天的晚上,都在火車上舒舒服服的睡下。
在長安城南的別院大門外,一名身材嬌小的婦人,抱著一個一歲左右的孩子,在大門口徘徊,猶豫了半天,還是砰砰砰的開始敲門。
“小娘子,你找誰?”
開門的男僕一臉的疑惑,這個抱著孩子的小娘子,他從來就沒有見過,而看她的穿著也很破舊,像個討飯的乞丐。
“你等等,我給你拿個熱饅頭。”
李安府邸的下人,素質還是比較高的,這也是李安長期教育的結果,讓她們要學會樂善好施,見到沒有飯吃的可憐人,要施捨一些飯菜,讓人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