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說著將顏如玉平放在床榻上,並將雙手放在顏如玉的肩膀上,搓動衣服緩緩向外移動,非常輕鬆的就將顏如玉的衣襟給脫下了。
接下來就是比較粗魯的啪啪啪運動了,李安憋了半個多月,火氣正大著呢?當然顧不得什麼憐香惜玉了,先滿足自己再說,況且,顏如玉的表情極為陶醉,並沒有顯示出受到傷害的樣子,這進一步讓李安更加的肆無忌憚,也更加的粗魯。
深秋過後,天氣是越來越冷了,但這擋不住研發中心工匠們努力幹活的熱情,各種機械的生產絲毫沒有受到影響,而且,隨著越來越先進的蒸汽機床的投入使用,機械的建造速度也在持續的增長之中,這大大加快了大唐帝國的工業化程序。
李安繼續研發更先進產品的熱情絲毫不減,並根據自己的記憶,給工匠們提供改良和研發的思路,甚至,畫出圖紙,讓工匠照著去做。
自從研發中心成立以來,李安自己也搞不清,到底研發了多少產品,大大小小的產品全部加在一起的話,估計有幾百上千種,當然,大型先進的機械只佔少數,大部分都是不怎麼先進的尋常產品,還有很多產品研發的目的就是為了外銷,將其銷往西部國家,從而獲得足夠的財源,以進一步振興工業經濟。
比如,中間夾雜著小動物的玻璃球,藥玉小鏡子等產品,就是非常適合外銷的產品,可以給大唐帝國和李安帶來豐厚的財源。
在財力越來越充足的前提下,各項科研事業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各種新的產品和改良的材料先後橫空出世。
尤其讓李安感到興奮的,是鍊鋼技術取得了極大的進步,在混凝土材料出現之後,高爐可以造的更大更堅固,並一步步提高了鍊鋼的技術,讓鋼材的硬度和韌性都大大提高。
而鋼材效能的提高,意味著可以建造更加先進的機械,可以用更少的鋼材,建造更加可靠的零件,尤其在鑄炮領域,可以大大減小炮管的厚度,從而減輕整個火炮的重量,便於進行快速機動部署。
另外,鋼材效能和金屬切割機床的投入使用,讓李安可以嘗試研發更加先進的後膛炮,從而讓炮兵的實用性提高一個很大的臺階。
後膛炮的結構並不複雜,李安也早就想要建造後膛炮了,只是苦於材料和加工機床效能太落後,根本無法進行加工,如今,鍊鋼技術和加工機床的技術都在快速發展,這讓李安看到,建造後膛炮的時機已經成熟了,為了更好的發揮火炮的威力,對潛在的敵人進行威懾,後膛炮的研製工作被提上了日程。
所有參與研製後膛炮的技術人才,全部都是以前研製火炮的人才,李安對這些技術人才非常信任,相信他們一定可以完成研製後膛炮的任務。
李安將後膛炮的各個部分的零件全部畫好,讓這些研製火炮的技術人才,按照圖紙打造火炮,並不斷進行試驗,直到造出能夠使用的後膛炮。
一想到後膛炮即將被研製出來,李安顯得非常的興奮,此次,李安所研製的後膛炮,比已經裝備部隊的火炮好太多,有多項技術改進
第一,採用強度更好的鋼材處理工藝,讓火炮炮管的厚度縮小,從而讓火炮變得輕便。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第二,採用身管、炮尾和炮閥的後膛炮結構,非常方便裝填炮彈,清理炮管,可以大大提高火炮的發射速度。
第三,在炮尾加裝點火撞針,這樣一來,就不用採取火把點火的落後方式了,從而進一步提高火炮射擊的效率。
當然,後膛炮的技術並不是終點,李安還會繼續研製更加先進的火炮,從而讓大唐帝國的火炮技術,再來一次大的飛躍。
後膛炮的研發人才,嚴格按照李安的要求,在一步步的進行研製,所需要的任何材料和裝置,都能在第一時間獲得。
而李安則召集部分鐵匠人才,開始研製日後需求量極大的鐵絲,並利用各種型號的鐵絲,製造粗細不等的彈簧材料。
而不論是鐵絲,還是彈簧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實用價值,對日後各種機械的製造和研發,具有重要的意義。
鐵絲的製造工藝,真的一點也不復雜,就是將鐵塊燒至軟化狀態,然後將軟化的鐵塊放入模腔內,模腔開有小口,從後部擠壓軟化的鐵塊,就可以從小口處得到鐵絲。
為了儲存這些剛造好的鐵絲,還需要一個直徑比較大的圓筒,以將這些剛造好的鐵絲捲起來。
製造鐵絲的模具必須耐燙,若是碰到滾燙的鐵塊就融化了,那肯定是不行的,另外,強度也要有保障,否則,從後部用力一壓就碎掉了,那也不成。
耐高溫最好的材料無疑是陶瓷,而強度高的材料是鋼鐵,所以,李安提出的思路,是製造內膽為陶瓷,外壁為鋼鐵的模具,以用來擠壓軟化的鐵塊,造出需要的鐵絲,而用來卷鐵絲的大圓筒,則用陶瓷材料就可以了。
而大唐是陶瓷大國,製造各種型號的陶瓷,那是小菜一碟,所以,製造鐵絲的裝置一點也不難研發,只要稍微花點精力研發就可以了。
喜歡盛唐不遺憾請大家收藏:()盛唐不遺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