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微臣也正打算前來,與陛下商議造船廠的位置,結果,陛下倒是先宣微臣覲見了。”
李安笑著回道。
“恩,蒸汽造船廠的位置很重要,想必李侍郎已經想好了吧!”
李隆基問道。
“陛下,蒸汽船當下最主要的用途是漕運,應當將造船廠設在洛陽城,這樣一來,新造出的蒸汽船就可以方便的下水,並直接投入到漕運之中。”
李安給出了造船廠的大概位置,這是經過深思熟慮後作出的決定,畢竟,漕運的中心是洛陽城,在洛陽城建設造船廠,是最合適的位置。
當然,這只是目前的情況,日後,若要建造大型蒸汽海船,則需要將造船廠建設在沿海的地區,目前,建造這種小型蒸汽船,只需要放在洛陽城就足夠了。
“洛陽城,好,朕也覺得將造船廠放在洛陽城最為合適,就這麼定了,具體的造船地址,李侍郎安排就好,朕就不過問了,朕想知道的,是蒸汽船的能力如何?”
李隆基爽快的答應在洛陽城建造造船廠。
“陛下,蒸汽船一個時辰最快可行四十里,按照一天行進六個時辰,最快可行進二百四十里,比漕船順流最快的時候還要快四五倍,效率大大提高,而且,不需要人力划船,大大節約人力,在河道里,一艘蒸汽船完全有能力拖動二三十艘漕運木船,就像蒸汽火車頭,託運車廂一樣,可以大大提高現有漕船的速度,方便漕運效率,而且,遇到河道有淤泥的時候,蒸汽船的強大動力,也能夠讓自身和託運的漕船順利透過,從而省卻縴夫和拔船,若淤泥太多,一艘蒸汽船動力不足,完全可以用兩艘,三艘,甚至更多的蒸汽船一起拉,其拖拽力量,絕對比縴夫和拔船要大的多。”
李安簡單的介紹道。
李隆基聽完,顯得大為興奮,蒸汽船的出現,不但極大的提高了漕運的效率,而且,解決了大運河漕運所能遇到的各種難題。
枯水期的淤泥,一直是妨礙大運河運輸的疑難雜症,每當遇到水深不足的情況,漕船總會陷入淤泥之中,為此,要動用大量的縴夫在兩岸用力牽引,甚至前方還要有大量的拔船,與縴夫一同牽引,才能將陷入淤泥之中的漕船拖出來,如此,一路上若是多遇到幾個水淺的河段,那行走的速度,就會變得異常艱難,漕運的糧食也很難按期運到目的地。
另一個能夠解決的難題,就是對人力的消耗大大減少了,漕船是單獨行進的,每一艘漕船都需要很多勞力進行驅動,而使用蒸汽船牽引,後面的漕船就不用人力牽引了,如此,人力將大大減少。
“李侍郎,這個蒸汽船太實用了,要多建造一些,日後大唐的漕運就全靠他了,哈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陛下,這只是個開始,只要蒸汽船的技術發展逐步成熟,日後,微臣還可以建造更加龐大的大型蒸汽船,並組成一支龐大的船隊,走海陸前去探索更遙遠的世界。”
李安憧憬了起來。
“更遙遠的世界?李侍郎對海外很瞭解嗎?”
李隆基好奇的問。
“陛下,海外的世界很大,微臣曾在一本書上看到過,日後,我大唐當派出大型船隊,以發現這些未知的地方。”
李安雄心滿滿的說道。
李隆基聞言,倒是沒有出現太大的好奇,頓了頓,輕聲道:“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吧!對了,李侍郎,耕地機械和抽水機械,搞得怎麼樣了?”
“陛下,微臣正在全力研發之中,明年春耕之前,一定可以能夠研發成功。”
李安正色保證道。
“恩,李侍郎大膽去研發,需要什麼,朕都會提供的,現在兩稅法實行,國庫的錢是越來越多了,售賣黑火藥,鐵路局的營運,都能給國庫增加很多的收入,足以支援李侍郎的研發工作,另外,朕覺得,若是能發明一種可以收割莊稼的機械,豈不更加方便百姓,李侍郎覺得是否可行。”
李隆基大力支援李安,並提出了收割機械的可行性。
李安看向李隆基,激動道:“多謝陛下厚愛,收割機械當然可以研發,微臣回去之後,就立即進行研究,不過,眼下研發的專案太多,研發中心的人才非常不足,暫時還不能進入實質性的研發階段,只能算是預先研究。”
喜歡盛唐不遺憾請大家收藏:()盛唐不遺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