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侍郎多慮了,我們又不是小孩子,我孩兒都一歲了。”
李豫裝出一副為人父親的樣子,但這仍掩蓋不住他的稚嫩和不成熟。
雖說有了女人,是一個男人成熟的標誌,但古代的男女成親的都太早了,所以,很多人即便是成了親,可還是帶有小孩子的稚氣和調皮,成熟是需要歷經風霜的,同時也需要時間的磨礪。
“廣平王,四郎,春耕馬上就要結束了,朝廷也正式開始鋪設鐵路,當然,還有我設計的研發中心,以後的幾日,我可能會比較忙,你們不必每日都過來,我也不一定會出現在何處,不過,只要發明好東西,我都會送給你們作禮物的。”
李安豪氣的說道。
“李侍郎,鋪設鐵軌和建造研發中心,都是朝廷的大事,陛下肯定會讓我們過去見見世面的,我們以後還是會經常見面,另外,這裡我們每日都會過來,就算李侍郎不過來,我們也要過來。”
“為什麼?”
“因為這裡有新鮮的黃瓜啊!每天早上不吃上一兩個,總感覺少了點什麼似的。”
“……”
李安一臉無奈。
在李豫好李俅離開之後,李安再次鑽進了試驗的房間,他需要研發的專案是在是太多了,而且,很多專案都會遇到很多未知的難題,而這些,都需要李安這個總設計師,給出意見和指導,以幫助研發的工匠們度過難關。
李安送給李豫和李俅的放大鏡,只不過是科技含量很低的小玩意兒,更有科技含量的顯微鏡,正在研製之中。
而顯微鏡的放大倍數遠遠超過普通的放大鏡,對研究微觀世界更為重要,所以,是必須要研製成功的,李安對此充滿信心。
幾日後,春耕的各項工作逐步結束,朝廷得以抽出大量的人力,進行多方面的工程,開採礦山需要勞力,興建研發中心需要勞力,鋪設鐵軌更是需要大量的勞力,這三方面的工作都不能停下,必須齊頭並進的開始工作,不過,好在關中隴右一帶人丁興旺,可以徵發的勞動力極多,倒也不用擔心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在李隆基的授意下,大唐各級政府官員,開始在各自的轄區內大量動員人力物力,準備進行利國利民的大工程。
開採鐵礦的工作已經進入正軌,自然不需要太費心,建造研發中心和鋪設鐵軌,都已經擁有了詳細的圖紙和技術引數,也並不困難,只是作為總設計師,李安必須兩頭跑,對施工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和問題,給予及時的解決,從而確保這兩項大工程,可以保質保量的完成。
隨著工程的持續進行,先後抵達的民夫越來越多,研發中心附近一共聚集了萬餘人,而鋪設鐵軌的道路上,更是陸陸續續的進駐了五六萬人馬,這還不包括遠處伐木的樵夫,總人馬超過十萬,是妥妥的。
有如此多的人力和物力,還有朝廷豐厚的財力,工程的進度進展的都非常的順利,幾乎沒有遇到太大的難題。
工部的官員,常年負責修路鋪橋,協調和組織的能力,還是非常厲害的,如何幹活,如何調配,如何安排宿營和飲食,還有如廁和疾病等等問題,都必須要解決,而工部官員居然能處理的井井有條,這不得不讓李安佩服。
當然,這也是因為這些勞苦大眾能夠吃苦,簡陋的宿營和飲食條件,他們都能夠接受,而且,一般情況下,不容易生病,生病了,吃點草藥就能康復,生命力可謂極為頑強。
利國利民的大工程,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極為重要的,所以,即便讓老百姓遭受痛苦,也必須要做下去,婦人之仁是無法強國的。
“李侍郎,按照目前的進度,一個多月,通往溫泉宮的鐵軌,就可以鋪設完成了,而且,還是來回兩條軌道。”
負責協調勞力的工部官員,表情極為興奮,鐵軌一旦順利完工,他的功勞自然不會小,獲得升職的機會還是很大的,而且,在大唐之前並沒有鐵軌這種東西,若是日後,鐵軌在大唐流行,他作為第一個負責建造鐵軌的官員,一定會被載入史冊,從而名垂千古的。
而鋪設兩條鐵軌,則是為了運輸的方便,極大的增加鐵軌的運輸量,避免相向而行而造成撞車。
“這只是個開始,日後,我大唐還會鋪設更多的鐵軌,你們要利用這次大規模鋪設鐵軌的機會,好好總結鋪設鐵軌的經驗,為接下來更大規模的鋪設鐵軌,進行技術積累。”
李安冷靜的說道。
作為鐵路的總設計師,他看問題的角度當然更高,而且,大唐若要稱霸天下,交通至關重要,沒有四通八達的鐵路,就沒有威懾蠻夷的武力投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