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遠鏡的結構非常的簡單,就是一個圓柱形的鏡筒和兩個鏡片,小半個時辰之後,李隆基與眾大臣,便將望遠鏡玩的非常純熟,但關於望遠鏡的原理和維護保養,他們卻一無所知,只能向李安請教。
“李侍郎,以朕所見,這個望遠鏡,好像就是兩個藥玉鏡片,外加一個筒子組成的,如此簡單的東西,怎麼能看的這麼遠呢?”
李隆基在驚訝之餘,好奇的問道,眾大臣當然也有同樣的疑問。
“陛下,我們之所以能看到一樣東西,那是因為這樣東西的表面有光線進入我們的眼睛,而光線只能沿著直線傳播,但藥玉鏡子經過一番處理,可以讓光線發生折射,從而將更多的光線傳入我們的眼睛,這樣一來,我們便可以看到遠處光線很暗的地方,甚至覺得離我們很近似的,這其實就是光線折射之後,給我們眼睛所造成的錯覺,這也是望遠鏡能看到很遠地方的緣故。”
李安將光學的基本理論解釋了一遍,當然,也並不指望李隆基能夠聽得懂。
果然,李隆基與身邊的眾大臣聽了之後,全都眉頭緊蹙,一副不明覺厲的表情,他們從來就沒有學過有關光學的基本知識,自然不可能聽懂李安所講解的原理,只是覺得李安所講解的原理太過玄妙,是非常高深的知識。
“李侍郎的拼音知識,我國子監的博士都已經基本搞懂了,這光線方面的知識,李侍郎可否教會我國子監博士,也好推廣下去,讓更多的人學會這項知識。”
國子祭酒一聽光線遠離如此的玄妙,立馬要求李安給國子監的博士上課,從而增加國子監的知識儲備,為大唐培養更多的人才。
“光學知識並不難,有空的時候,我會去國子監教學的,到時候,不僅博士可以聽課,就連學童也可以聽。”
李安當然不會拒絕了,況且,光學知識並沒有多大的難度,以大唐文人的水平,應該很快就可以學會。
“陛下,若要更多的發明有利於大唐的東西,必須要有更多的人才才行,不僅需要國子監的優秀學生,還需要大量實用型人才,而微臣現在最缺的就是這樣的人才,這阻礙微臣發明更多有用的好東西。”
李安趁機向李隆基進言,索要更多的人才,以方便自己研製各種工業產品。
“實用型人才?這是什麼人才?”
李隆基並沒有聽說過這個詞彙,感到很是稀奇。
“陛下,就是各種有技術的人才,比如技術一流的工匠、木匠、鐵匠、算學水利等人才,將這些人才集中在一起,由微臣統領指導,則一定可以創造很多奇蹟,讓大唐富強十倍,甚至百倍、千萬倍。”
李安丟擲了巨大的誘餌,以讓大唐富強千萬倍為條件,換取李隆基的全力支援。
果然,李隆基聽了之後,表情非常的激動,若真能讓大唐帝國富強千萬倍,他又有什麼不願意付出的呢?另外,眾大臣也全都非常的支援,若果真能讓大唐富庶很多倍,他們也是很高興的,別看他們平時會為了私利而爭奪,但作為朝廷官員,他們在大的方面不糊塗,所有人都希望大唐能變得更加的富強,只是富強的同時,不要損害他們的利益就足夠了。
“李侍郎的提議很好,朕會下旨,讓將作監和工部各抽調三成技術最好的人才給李侍郎,另外,徵召全國技術好的各種工匠進入京城,全部給予優待。”
李隆基痛快的答應了李安的提議,當然,很多細節方面的問題,他是會繼續與群臣商議的,畢竟,李安每次發明出來的東西,都非常讓人震撼。
其中,有一些是可以推廣,並讓外族學去的,但也有一些技術,是絕對不能外洩的,比如黑火藥,就絕對不能讓外族學去,甚至除了李安之外,李隆基不想讓任何人知道火藥的配方。
藥玉的技術目前只有波斯一帶擁有,封鎖技術也是有必要的,只是相比黑火藥並不那麼急迫,就算洩露出去,對大唐的損害也並不十分巨大,屬於次要保密技術。
望遠鏡的原理很簡單,但卻非常的重要,當然也要保密,不過,波斯一帶也是可以製造藥玉的,只要他們看到望遠鏡,並將其拆開研究,想要模模擬的是非常的容易,這項技術對波斯一帶國家的封鎖難度相對較大,估計瞞不了太久,但只要嚴格控制望遠鏡的使用,讓波斯商人難以得到望遠鏡,瞞個幾十年不成問題。
鐵軌的技術無法隱瞞,但別的國家沒有黑火藥開礦,就算他們能夠鋪設鐵軌,也絕對沒有足夠的鐵料,或者說,他們的國力無法與大唐帝國媲美,根本就鋪不起鐵軌,而至於蒸汽火車頭,技術難度太大,能造出來就不錯了,沒有任何小國有能力進行模仿,保密的難度是最小的。
能得到將作監和工部的三成人力,而且,還是技術最好的工匠,這讓李安非常的激動,當然,隨之而來的,肯定還有有很多龍武軍將士,畢竟,如此多的人才,跟著李安搞研究,安全問題不能忽視,若是人員被刺客偷襲,或者叛逃了,那樣,對大唐帝國來說,損失就太大了,李隆基是絕對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多謝陛下信任,不過,人才一多,微臣別院附近的加工坊就顯得太狹窄了,怕是容不下,還需要更多的位置安置這些實用型人才。”
李安得寸進尺,不但索要人才,還索要更多的土地,以方便研究。
“哈哈!這有何難,李侍郎的別院距離黑火藥工坊足有五里,在這之間的五里路段,朕全部劃給李侍郎了,需要建設什麼,李侍郎可直接與工部官員商議,朕全力支援李侍郎。”
李隆基非常豪爽的答應了李安提出的要求,為了大唐帝國的富強,他當然不會吝嗇些許土地,而京城附近的土地,又全部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現在有了望遠鏡,李隆基只需站在宮裡的最高樓,便可以直接對城外的工坊進行遠端視察。
“謝陛下成全,微臣一定加倍努力,為大唐研發更多利國利民的好東西,讓大唐富強千萬倍。”
李安激動的表態,讓李隆基與群臣,似乎看到了未來,大唐富裕千萬倍的情景。
“李侍郎,這個望遠鏡很重要,你一定要嚴格限制,不能隨意讓其在民間流通,所有制造出來的望遠鏡,全部交給朝廷,朕會將其分發給各路邊軍,另外,朝廷也需要一些,用來觀測天象。”
李隆基當然不能讓普通老百姓都擁有望遠鏡,那樣一來,望遠鏡的技術就很容易流傳出去了,另外,京城四周有很多高山,若是普通老百姓站在高山之上,豈不是可以很容易的看到大明宮裡的情況,如此一來,皇宮還有什麼隱私可言,這是李隆基絕對不能容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