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是個講信用之人,返回府邸之後,便幫助顏如玉揉啊揉,揉啊揉,上面揉揉,下面揉揉,伺候的顏如玉舒舒服服的,嘴裡直哼哼。
這種勞動自然也是有報酬的,應該說是福利吧!總之,李安想的都得到了,這一個月圓之夜,李安過得非常舒心。
第二日上午,城外運來了三大車蜂窩煤,這些都是王八與麾下的男僕,根據李安的要求製作的產品,這三車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為的是滿足李安府邸之用,更多的則被用於城外大棚的夜間取暖。
有了這些蜂窩煤之後,李安府邸就再也不用儲存大量柴火了,不論是後廚做飯,還是房間採暖,全部使用蜂窩煤,而且,關於蜂窩煤的使用方法,李安已經告訴眾僕人了,自然不會有什麼大的問題。
大明宮紫宸殿之中,大唐皇帝李隆基正在翻閱一份極為重要的奏摺,這份奏摺就是信安王李禕所建議的兩稅法。
沒錯,這個兩稅法就是李安提出的,為了讓皇帝更加重視,特讓信安王李禕出頭提出。
而李禕之所以用奏摺的形式上奏,是擔心自己年紀大了,當面敘述的時候,可能有很多東西會臨時忘記,寫在紙上可以更清楚的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且,他送上去的奏摺,是修改了好多遍之後才定稿的。
“兩稅法?信安王這是在割自己的肉啊!他不好好在家養老,怎麼突然想到改革大唐的稅制?真是有意思。”
李隆基笑著搖了搖頭,不過,很快就回過味來,去年的雪災和對突厥用兵,大唐的國庫已經顯得有些不足,若真的實行兩稅法,按照擁有田地的多少來收稅,必然可以大大增加朝廷的財政收入,如此,國庫不就更有錢了?
當然,李隆基也知道,這樣做會侵犯很多擁有大量土地的貴族階級的利益,從而必然會遭到這些人的強烈反對,到底能不能執行的下去,真的很難說。
“大家,信安王殿外求見。”
“哦,信安王不是癱瘓在家嗎?身體都這樣了,還急著見朕?他對這個兩稅法倒是頗為上心啊!”
李隆基感到頗為意外,他知道李禕前來,肯定是對於兩稅法還有什麼補充,但兩稅法受益的是朝廷,李禕本身也在被損害之列,他怎麼會對兩稅法如此熱心呢?按照利益的角度,這顯然是說不通的。
“大家,信安王的氣色,看上去還是不錯的,是被孫兒推著過來的。”
經常跟在李隆基身邊的小太監,與李隆基比較熟悉,膽子自然相對大一些,有時候倒是敢多說話,不過,都是可以說的話,至少不會是引起李隆基不悅的話。
“被推著過來的?”
李隆基心中立刻浮現出一名盤坐在貨車上的老者,後面是一名推著貨車的少郎,這景象實在是有些不雅,當然,他絕對想不到,李禕是坐在做工考究的輪椅上過來的,體面而逍遙,沒有一絲的不雅。
“宣信安王覲見。”
隨著李隆基的下令,小太監高聲的喊了一句,緊接著,信安王李禕在其孫輩的陪伴下,緩緩進入紫宸殿。
李禕因為身體的緣故,不能跪著行君臣之禮,只能雙手交叉,微微彎腰行禮,而跪拜之禮,則由身旁的孫輩代勞。
李隆基並不在意君臣之禮,他的注意力全部被李禕坐下的輪椅吸引住了,這個新奇的玩意兒,他還是第一次見,感到好奇也是理所當然的。
“信安王,你坐下之物是什麼,何處得來?”
好奇的李隆基,忍不住問道。
“回陛下,這是孫輩李安做的輪椅,當做禮物送給老臣的。”
李禕認真的回答,說話時,嘴角笑呵呵的,整個人的氣色都非常好。
“是李安做的,這個小子倒是個全才啊!什麼都會,三國之蜀國丞相諸葛孔明,當年就總是坐著單馬拉的兩輪車,這輪椅的發明,相比就是從中獲得啟發吧!哈哈!”
李隆基笑了起來,雖然他暫時還用不上輪椅,但總有一日會用上的,所以,對輪椅也是非常的感興趣。
“陛下,李安還說了,這個輪椅只是初步產品,還可以繼續改進,另外,李安的家中,似乎還有很多有趣的東西,好像有腳踏車,搖搖椅,還有……還有……”
李禕說著說著就想不起來了,這些他也只是聽人說的,他自己並未去過李安的府邸,畢竟,大業坊太遠了,他的身體不太方便,而且,以他這麼高的身份,不太好去京城南部的貧民窟。
“好,是個好東西,待見了李安,朕一定要好好問問他,為何不給朕做一個,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