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以來的婚禮制度一直都不曾改變,直到大唐也是如此,婚配分六禮,依次為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到了近代,一般管這幾個步驟叫:提親、合八字、過大帖、送彩禮、算日子、接媳婦幾個步驟。
這六個步驟,前五個幾乎都是雙方長輩在忙活,只有最後一個步驟的主角才是新郎新娘二人,當然,最後一個步驟才是重頭戲。
從納彩開始,必須有媒人出面,男方家讓媒人帶著禮品去女方家納彩,此後的幾個步驟也都有媒人。
唐代納彩比較有意思,禮品是大雁,意思就是像大雁一樣忠心一夫一妻,當然,比較窮的人家肯定買不起大雁,那就只有用鵝代替了,反正,鵝是大雁的馴化產物,實在不行用鴨子也行。
只要女方家長接過大雁,納采這一關就算過去了,而第二個步驟問名,與納采是同步的,只要女方長輩收下大雁,媒人就會再次拿出一隻大雁,並詢問女方的姓名。
女方長輩再次收下大雁,並將女方的姓名告訴媒人,順帶將女方的生辰八字一併告訴媒人,以便媒人交給男方,算二人的生辰八字,如此,問名這一關就過了。
男方得知女方姓名和生辰八字後,會找人占卜,若八字相合,則男方會找個好日子,讓媒人帶上第三隻大雁,去女方家納吉。
經過如此三個步驟,婚事就算是定下來了。
接下來的納徵和請期,就是送彩禮和定下迎親的日子,再然後,就是新郎官騎著高頭大馬,去女方家接親了。
納徵的彩禮種類非常繁多,包括五色彩緞、大束錦帛、成堆銅錢、豬羊牲畜、米麵糧油、野味獵物、點心水果、乳酪油鹽、醬醋蔥姜等等,比現在的彩禮多多了,不過,還是後世人聰明,直接索要大量現金,不過,這也害苦了後世的男方家庭,可謂是傾其所有娶媳婦,因婚致貧現象極為普遍。
娶親作為婚禮的重頭戲,向來是最重視的部分,娶親的過程是非常有意思的。
首先,迎親是在黃昏的時候進行,這其實就是原始部落社會‘搶親制’的風俗殘餘,當時,男女結合都是男方帶著自己的弟兄們,去女方家裡搶老婆,既然是上門打劫,那當然是趁月黑風高的時候最好,古代成親禮儀,本來就叫‘昏禮’是黃昏的昏,而女子旁的昏是後來附會上去的。
既然大唐婚禮有原始社會搶親制的殘餘,女方家自然要作一番準備了,各種刀槍棍棒分發到位,只要新郎過來搶親,就是一頓棍棒招呼,而新郎還要陪笑臉,不能有絲毫的生氣。
新娘的衣服比較有意思,是藍色或深青色的婚衣,而並非大紅色的,倒是新郎官可以穿紅色的喜服,這也是‘紅男綠女’這個詞彙的由來。
新郎官進入女方家之後,先要挨捉弄,然後還要吟詩,催妝、奠雁等步驟,然後就可以看新娘子的真面目了。
再然後,就是新娘子上轎,跟隨新郎官的隊伍,返回新郎的家中了,之後,還有鬧新婦的習俗,也就是後世的鬧新娘子。
在送入洞房,喝合巹酒之後,新郎就可以大大方方的與新娘子圓房了,吹燈撥蠟之後,新郎新娘就可以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了。
不過,這些對於李安來說,是可以一切從簡的,畢竟,李安的親生父母已經不在了,顏如玉也只有一個舅舅而已,如此,當然就用不著太多的準備了。
李安相信以趙六的精明,一定能夠辦好這件事,所以就放手交給趙六去辦了,反正只要自己能順順利利的抱得美人歸就行了。
“無恙,我們來了。”
荔非守瑜帶著張光晟和張二牛走了進來。
“你們三個好久沒來了,快進來看看,我做了大批次的搖椅,送你們幾個。”
李安客氣道。
“搖椅?”
李安伸手一指,大聲道:“看到了嗎?前院拜訪的就是搖椅,你們試試。”
“不錯,果然是好東西啊!我要了。”
“將軍,我也要了。”
“好好好,一人五個,今日就拿走,哈哈!”
李安對自己的生死弟兄,向來都是非常大方的。
“哈哈,那就多謝了。”
“無恙,宮裡傳來訊息,安祿山極得聖寵,陛下親近安祿山比右相還甚。”
“這還不算什麼,安祿山為了邀寵,居然說不知太子是何種官職,這與當年趙高指鹿為馬,又有多大的區別,此人心術不正,將來必然是我大唐的心腹大患。”
“將軍,安祿山與我們有仇,如今又與當今陛下極為親近,要除掉他,只怕就更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