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的目的是很明確的,就是身體的燥熱和需求,而阿奼究竟是什麼目的,只有他自己清楚,也許與李安一樣,僅僅是寂寞了,也許是真的迷戀李安這樣帥氣的小鮮肉,當然,也有可能是為此拉近與李安之間的距離,確保日後他們母女在南寧州能夠有更好的地位。
不論是哪一種情況,李安都不在乎,也不想去猜測,反正,李安知道自己很快就會離開南寧州,李隆基是不會讓他長期窩在這裡的。
隨後的幾日,阿奼每日都會前來,與李安談論重要的事情,當然,是在床榻上談的,所談的內容,也完全稱不上重要,大部分都是彼此仰慕的話。
西爨被唐軍徹底控制,東爨各豪族也上表宣誓效忠大唐,永遠做大唐的忠臣良將,爨地的局勢,終於完全倒向大唐一方,並再也沒有逆轉的可能。
這一有利的訊息傳回長安城,滿朝上下都極為興奮,並奔走相告,將這一喜訊告訴還不知道此事的人,讓他們全都高興高興。
作為大唐的皇帝,李隆基自然是最為高興的,爨地局勢不穩,而大唐又抽不出太多的兵力進行平叛,這一直讓他頭痛不已,李安僅用了不足半年的時間,就搞定了爨地的局勢,更讓西爨之地完全處於唐軍的控制之下,這解決了大唐的大麻煩。
立了功自然要封賞,李安等將領的賞賜,自然是不能少的,另外,李安上書朝廷,要求將西爨的羈縻州改為大唐正式的州郡,從而有利於大唐更好的控制爨地。
這一建議被送到李隆基的面前時,李隆基思考了很久,並立即召集朝中的幾名重臣,對這一重要事情進行討論,以最終確定是繼續維持爨地的世襲制,還是按照李安的提議,將爨地改為大唐正式的州郡。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若仍舊採取羈縻州的政策,則更容易讓爨地人接受,可以免去大唐統治這一地區的行政負擔。
而若是採取李安的建議,將西爨的羈縻州全部改為正式的州郡,則可以更好的控制爨地,另外,還可以收取爨地百姓的貢賦,以緩解大唐財政的壓力。
很顯然,採取李安的建議,將西爨的羈縻州改為正式州郡,對大唐是最為有利的,這意味著大唐對爨地的控制更加有效,也更有利於爨地百姓遵守王化,逐步褪去野蠻的外衣,成為與大唐百姓一樣的文明人。
與李安預料的情況差不多,滿朝文武幾乎全都支援李安,尤其是各位武將,更是強烈支援李安的提議。
有了眾文武大臣的支援,李隆基自然是下定決心了,既然西爨豪族勢力灰飛煙滅,大唐平南軍佔據西爨之地,又有什麼理由不趁機更加有效的控制這一塊區域呢?況且,西爨之地物產豐富,可以為大唐的經濟帶來很大的活力,更以上繳大量的稅賦,何樂而不為呢?
將西爨的羈縻州設定為正式的州郡,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不過,在設定的過程中,需要調撥大量的官員和小吏進入西爨,另外,還要從西爨當地的豪族中挑選一些合格的人選,幫助大唐朝廷統治,畢竟,只有西爨當地人,才更加了解西爨百姓的情況,以爨治爨才是最高明的政策。
李安向朝廷推薦了好多人選,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大唐對官員小吏的需求,朝廷只需調撥剩下的即可,這些不需要李隆基親自過問,交給吏部的官員就可以了。
李隆基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封賞李安等立功將士,以及讓何人負責鎮守西爨之地,確保大唐對那裡的控制。
李安的表現太出彩了,展現了太多的才華,李隆基自然不會將李安長期放置在西爨這種偏遠之地,調回長安城是必然的,六百龍武軍也不宜放置在爨地,龍武軍的將領自然也不行。
在翻閱將領立功的奏摺時,李隆基頻繁見到南霽雲這個陌生的名字,這個人不屬於龍武軍,李隆基從未聽說過這個人。
“南霽雲從軍不過幾個月,卻取得如此豐碩的戰果,實在是個人才,可堪大用,可堪大用。”
李隆基將奏摺輕輕放在身前的案子上,心裡已經打定主意,要將控制爨地的權利,教給這個叫南霽雲的新人。
“大家,右相殿外求見。”
魚朝恩輕輕走入紫宸殿,小聲彙報。
李隆基正在興頭上,點頭道:“右相來了,快讓他進來吧!”
“是,大家。”
“老臣參見陛下。”
李林甫在李隆基面前,永遠都是一副恭敬的樣子,從不敢有絲毫的不敬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