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皮邏閣是一國雄主,不可能遇到一點情況,就慌忙的告訴屬下臣子,並急切的徵詢臣子的意見,他要做到穩如泰山,該詢問臣子的時候詢問,不該說的時候不說,始終牢牢掌握主動權,如此,才能更好的駕馭自己的臣屬,而讓臣屬感到危機,並戰戰兢兢的為他效力。
段儉魏剛剛返回太和城,倒是沒有這種被駕馭的感覺,不過,他自信對大唐朝廷的判斷不會有錯,他固執的認為,大唐朝廷絕不會調遣大規模軍隊進入爨地平叛,爨地最終的平叛權,必然會歸於南詔。
“詔主,臣相信二王子,既然二王子回報一切順利,那就證明大唐朝廷的確已經答應讓我南詔負責平叛了,一定是這樣的,一定不會有錯。”
皮邏閣凝目看向段儉魏:“你的意思,是本元的心腹說了假話,可他跟了本元十餘年,是絕不敢對本元說假話的。”
“這個……”
段儉魏蹙起了眉頭。
段儉明見狀,忙道:“詔主,這其中必然有誤會,二王子全權負責請戰,有些事情可能只有他知道。”
皮邏閣認可的點了點頭,覺得段儉明說的很有道理,有些事情可能真的不便於公開,而這樣一來,他的心腹自然就不可能得知。
“詔主,機會難得,請詔主儘快做好平定爨地的全面準備。”
段儉魏再次進言,雖然他只是一名臣子,但卻擁有強烈的大南詔主義思想,他希望自己效忠的南詔王國變得更加強大,當然,這也是各國忠臣一致的想法,為君主開拓疆土,體現了忠臣良將的一片忠心,但段儉魏顯然已經忘記自己更是大唐帝國的臣子。
皮邏閣沉思片刻,緩緩道:“誠節應該快回來了,待他回來之後,再做決斷吧!”
“詔主,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只要拿下爨地,我南詔將再次擴大數倍土地,機不可失啊!詔主。”
段儉魏一再堅持。
段儉明見狀,慌忙向段儉魏擺手,並示意他立即退下。
段儉魏也感覺到自己太失禮了,恭敬行禮後便緩緩退下。
“詔主,您是不是還有什麼憂慮?”
在段儉魏離開後,段儉明小心的詢問道。
皮邏閣蹙著眉頭,沉吟片刻,悠悠說道:“本元能有今日的成就,與大唐皇帝的幫助是分不開的,兩爨之地是大唐的羈縻州,而本元卻圖謀爨地,萬一惹惱了大唐皇帝,只怕……”
顯然,一聽說大唐皇帝要另派將領負責平叛,皮邏閣就慌神了,他原本以為大唐戰事纏身,會輕易將爨地的平叛交給自己處置,併為此做好了平定和吞併爨地的準備,而心腹傳來的訊息卻不是他想要的結果,他甚至懷疑自己先前對大唐朝廷的判斷是失誤的。
“詔主,只要我南詔是大唐的屬國,爨地歸屬我南詔,不還是大唐的國土嗎?如此,大唐皇帝的面子上,還是過得去的。”
段儉明與自己的兄弟一樣,不願意放棄吞併爨地的大好機會,畢竟,他們已經在前幾年六詔合一的過程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和爽感,而且,在這次爨地反叛事件中,他們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進行活動和策劃,若就這麼放棄了,肯定不會甘心。
“本元也不願錯過這次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但大唐皇帝的態度很重要,若他同意或預設我南詔平定爨地叛亂,本元就可以毫無顧忌的展開行動,而若是他反對我南詔前往爨地平叛,而本元卻執意出兵爨地,這就極有可能激怒他,我南詔雖擁兵數萬,但也只有一隅之地,還不具備與大唐對抗的實力。”
皮邏閣說出來自己內心的真實擔憂,他既想侵佔大唐的羈縻州,擴大自己王國的地盤,同時,還害怕激怒大唐皇帝,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
也就是說,皮邏閣是一個有著遠大理想的陰謀家,他無時無刻不在觀察和試探,以揣測大唐皇帝的底線,並擦著大唐的底線,為自己謀取最大的利益。
段儉明得知皮邏閣心底的擔憂,進言道:“詔主,既然二王子很快就會返回太和城,那我們也不能在這裡乾等著,必須做好充足的準備,一旦確認大唐皇帝沒有反對我南詔平叛的意思,可以立即展開行動。”
皮邏閣嘴角微微一笑:“本元一直都在準備,南部的五千精銳步兵,已經被秘密調往東部,隨時聽候本元的號令。”
“原來詔主早就做好了準備,臣多慮了。”
這次調兵,身為皮邏閣心腹的段儉明都完全不知情,可見調兵之隱蔽和皮邏閣做事之謹慎。
皮邏閣取過一份大唐地圖,平鋪在眼前的桌案上,看了良久,指著兩爨之地,開口道:“段儉明,你看到了吧!在大唐領土之中,爨地只是南部的一小塊地方,而僅僅是這一小塊地方,卻比我六詔合一的南詔還要大數倍,本元一直覺得南詔很大,可與大唐相比,僅有千分之一而已。”
“詔主說的是,大唐地域綿延萬里,的確比我南詔大的多,也富饒的多,所以,大唐失去爨地,也僅僅就是蹭破點皮而已,而我南詔若得爨地,則如虎添翼。”
“如虎添翼,沒錯。”
皮邏閣眼神之中露出一絲精光。(未完待續。)
喜歡盛唐不遺憾請大家收藏:()盛唐不遺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