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已經不是第一次進入大明宮了,上一次進入大明宮,是在顏真卿的帶領下,前去面見太子殿下,這一次,則是要見大唐帝國的最高統治者李隆基。
李隆基究竟是一名怎樣的人,李安或多或少知道一些,畢竟,後世的史書對唐玄宗的記載還是非常詳細的,不過,史書是人寫的,含有書寫者的觀點,有時候難免會有失偏頗,所以,並不完全準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一行人從大明宮的延政門進入,並在下馬橋南側停下,過了下馬橋就是皇宮禁地,所以,進宮之人必須將戰馬留下,步行透過下馬橋,以示對天子的敬重。
過了下馬橋,高力士帶著李安等人,直接從含元殿和宣政殿的右側小路透過,並從崇明門進入紫宸殿外。
高力士讓李安等人留下,快步邁入紫宸殿:“大家,李少郎帶領十餘名勇士,已經到了殿外。”
李隆基聞言,面露喜色,手一揚:“宣李安覲見。”
此時,大殿中,除了李隆基之外,李林甫等幾位老臣,慶王、太子等皇子也在場,他們之中,大部分都沒有見過李安,心裡都是非常好奇,都很想知道在蔚州大放異彩的李安,究竟是個什麼模樣。
李林甫更是睜大了眼睛,想要好好的看看李安,看看這名讓他能提起興趣的人物,到底是怎樣的神通廣大。
“微臣李安,叩見陛下。”
李安大步走入紫宸殿,跪拜行禮。
“平身。”
“謝陛下。”
李安緩緩起身,抬頭看向御座上的李隆基。
大殿之中的眾大臣和皇子,在看了李安之後,大部分都在低聲議論,太子李亨則向李安投去讚賞的目光,李林甫更是大為驚訝。
眼前的李安,不就是前幾日,在大街上與自己對視的少郎麼?這小子膽子真大,居然直視皇帝,而且,一點懼怕的意思都沒有。
李隆基並不在乎李安的直視,他是大唐皇帝,什麼樣的人物沒見過,李安雖然直視他,但眼神清澈,充滿自信的光芒,是個很有朝氣的年輕人,有他年輕時候的影子。
“李安,蔚州多次立功,先以疑兵之計,嚇退蕃軍萬餘精銳,救下張齊丘,再以兩次引蛇出洞之計,將安邊城的蕃軍奸細全部殲滅,而後主動出擊,以三百將士突襲蕃軍大營,大破蕃軍五千精銳,斬殺蕃軍大將李天龍,最後,在方圓百里內來回奔襲,殲敵近千而無一損失,讓蕃軍聞我大唐將士便喪膽,孩童不敢夜啼。”
李隆基直視李安,並將李安的戰功一一說出。
李安自然記得自己立下的功勞,見李隆基將這些一口氣說出,忙抱拳道:“區區微功,沒想到陛下記得這麼清楚。”
“哈哈哈!李安,你小小年紀能立下此等功勞,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了,朕的麾下大將,也只有王忠嗣年輕的時候,能與你比肩。”
李隆基大聲誇讚李安。
李安被皇帝誇獎,心頭大為高興,拱手道:“陛下,微臣一定再接再厲,日後為大唐立下更多的功勞,為陛下守護大唐萬里江山。”
李隆基哈哈大笑,眼神中全是讚賞,頓了頓,輕聲道:“李安,你在蔚州以三百將士,大破蕃軍五千精銳,朕聽說這全是你發明的滑雪板的功勞,此滑雪板可以在雪地之中來去如飛,真的是這樣嗎?”
“回陛下,在雪地行軍,滑雪板的確比騎兵快多了。”
李隆基向大殿內的諸皇子和大臣看了一眼,正色道:“朕相信你,不過,朕與諸位大臣,還有皇子都沒有見過滑雪板,更沒見過在雪地來去如飛的滑雪人,今日天氣晴朗,李安,你就在宮內表演一番,讓朕與宮內眾人都見識一下。”
“微臣遵旨。”
李安爽快的應道。
李隆基向身旁的魚朝恩使了個眼色,魚朝恩大聲含喊道:“擺駕太液亭。”
一眾人簇擁著李隆基,向紫宸殿以北二里左右的太液亭行去,李安與十餘名兄弟,自然也跟隨一同前往。
所謂的太液亭,乃是太液池正中島嶼蓬萊山上的一座小亭子,說的仔細點,就是大明宮的北部有一片面積很可觀的水域,叫太液池,太液池正中間有一座島嶼叫蓬萊山,蓬萊山上的一座小亭子就是太液亭。
喜歡盛唐不遺憾請大家收藏:()盛唐不遺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