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兄,我們今日到神禾原打獵,守瑜兄弟射中一隻鴿子,這鴿子的腿上綁著一封信。”
“是信鴿,誰的信。”
李安皺起了眉頭。
“大兄,信件的內容我們看不懂,也不敢隨便問人,就是這封信。”
李飛羽走了過來,並將信件交到李安的手中。
李安接過信件,隨意的看了一眼便合上了,這分明就是吐蕃的文字,但這信上究竟寫著什麼,他卻不認得。
前世的李安對歷史和文化還是頗有興趣的,也見過吐蕃的文字,但卻沒有花時間去學它。
要說這吐蕃的文字,乃是吐蕃賢臣桑布扎所創造,此人是吐蕃贊普松贊干布麾下的七賢臣之一,在吐蕃地位極高,出生於公元六一八年,去世於公元六五零年,而此刻是大唐開元二十九年,也就是公元七四一年,距離桑布扎去世快一百年了。
也就是說,吐蕃文字從誕生到現在,才百餘年而已,大唐一直以盛朝大國自居,對外夷的文化比較輕視,為此,長安城能看得懂吐蕃文的應該不多。
李安很想知道,這信中寫的到底是什麼內容,他有一種預感,這信件極有可能與行刺趙曳夫的吐蕃刺客有關。
不過,這封信件極有可能牽扯機密,為此,必須要找一名信得過的人才行,而李安剛剛進入長安城不久,找一名信得過的,能認識吐蕃文字的人,著實非常的不容易。
“無恙,既然我們都不認得上面寫著什麼,不如燒了吧!留著或許是禍害。”
荔非守瑜蹙著眉頭建議,他與李安的預感一樣,覺得與刺客有關,但又不能肯定,萬一牽扯其它什麼秘密,或許會惹上禍端。
李安輕輕擺手:“不,明日一早,我去找顏叔父,他在京城呆了十年,應該知道該如何處理。”
眾人聞言,皆點頭認可。
延壽坊顏真卿府邸,監察御史顏真卿在正堂中練習書法,今日他不當值,也沒有好友相約,於是就做起了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阿郎,李少郎來了。”
顏真卿一愣,抬頭一看,李安已經走進來了。
“侄兒拜見叔父。”
李安笑容滿面的向顏真卿作揖。
顏真卿咧嘴一笑,隨即挖苦道:“無恙,你小子剛入京城,就得到了八品的宣節校尉,俸祿與叔父一樣多,可真有你的。”
“叔父過獎了,侄兒純屬僥倖,還需歷練。”
李安習慣性的謙遜。
顏真卿認可的點頭,問道:“無恙,你這次來,是為了和叔父敘舊,還是有事商量?”
李安也不繞彎子,單刀直入的將荔非守瑜射落信鴿,並得到吐蕃密信的事情告訴了顏真卿,並徵詢顏真卿的意見。
顏真卿聞言,頓時來了興趣:“無恙,信件可曾帶來。”
“叔父,就是這個。”
顏真卿連連點頭:“無恙,你今日是來對地方了,會吐蕃文字的能人不需要找,我的府上就有。”
“怎麼,叔父居然認得吐蕃文字。”
李安感到大為驚詫,顏真卿書法一流,沒想到還會吐蕃文字,真是太了不起了。
顏真卿咧嘴大笑:“哈哈!叔父哪裡認得這些,是我的本家侄女如玉,她從小熟讀詩書,更學會了多種夷族文字,這吐蕃文字,定然難不倒她,如今,她就住在叔父的府邸。”
“叔父的本家侄女叫如玉,那全名豈不是叫顏如玉,顏如玉,顏如玉……”
李安一時間有些失神,一個名字唸叨了好多遍,畢竟,這名字太讓人瞎想了,一句‘書中自有顏如玉’害的多少書生熬白頭啊!
顏真卿眉頭一蹙:“無恙,你怎麼了,難道你見過如玉?”
“不,叔父,侄兒只是覺得顏如玉這個名字太好了,很好聽的一個名字,人也一定長得很漂亮。”
喜歡盛唐不遺憾請大家收藏:()盛唐不遺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