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幾個月過去了。
這幾個月來,東冥國的天氣始終是陰晴不定,大有風雨欲來風滿樓的架勢。而朝堂之上,此時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原來的兵分兩派,不知在何時,竟慢慢分為三股勢力。上朝時,總有大臣奏本言三王爺為人囂張跋扈,柔貴妃心狠手辣,還總是能拿出確切的證據。可這些人,原來可都是替三王爺說話的。
“李太傅可要謹言慎行,這莫須有的事情,還是不要談及的好。李太傅可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
此時,朝上一片爭執。
張大人見往日支援三王爺的李太傅,此時卻出言詆譭三王爺,不禁出聲諷刺道。
“張大人,這到底是不是莫須有,皇上一查便知,張大人還是擔心自己的好,可不要惹禍上身。”
這個張大人,平日裡總仗著自己與柔貴妃攀親,處處打壓著自己。如今,自己已經是八王爺的人了,自是不必再屈服於他。就是不知道八王爺,有沒有抓住張大人的小辮子呢?
李太傅的內心打著小九九。與八王爺接觸這麼久來,李太傅發現八王爺並非是像傳聞中那種沉迷於花天酒地的人,反而是有謀有略、才智過人,且待人極好。
“你……”
“就是,張大人,你急著爭辯什麼?是真是假,一查便知。”此時,一個原來支援三王爺的大臣也出言懟起了張大人。
不知不覺間,當初那些因被八王爺威脅而效命於他的大臣,心裡的天平卻漸漸地偏向了八王爺這邊。
“好了,都不要再吵了。此事朕自有定奪。眾位愛卿還是想想如何操辦此次的祭天宴吧!”
坐上上方的皇上看著大臣之間的爭吵,只覺得頭疼。其實他也納悶,這些大臣,為何突然間背棄了遠昌。雖然他們奏本的都是事實,可他現在,卻無法撼動柔貴妃的位置。柔家上下此時正在邊關駐守,而西寧國對他們又是虎視眈眈,若是柔貴妃出了什麼事情,只怕會影響柔將軍的心緒。
況且,最近幾個月來,南方總是連續下大雨,許多地方都發生了洪災,百姓苦不堪言,派去駐守的將士也是無可奈何。自己身為皇帝,總是要為百姓考慮的,這才決定要舉行祭天宴。
“皇上,臣斗膽一言。”
丞相顏如卿此時突然出聲道。
“顏愛卿請說。”
“皇上費盡心思地想要祈求上蒼的保佑,不如想想辦法,看如何能將南方的大水散去。”
“丞相此言,可是在蔑視上蒼?”
一旁的張大人滿臉不屑。
“微臣倒是覺得丞相所言尚行。”
李太傅此時卻突然附和道。八王爺交代給自己的,就是要讓皇上不要把心思放在祈求上蒼,而是放在如何解決問題上。丞相此言,剛好與八王爺不謀而合。
“丞相何出此言?”
“回皇上,微臣認為,北方乾旱嚴重,南方澇災頻發,不如蓄調兼施,統籌兼顧。南北兩利,以有濟無,以多補少,使水盡其用,地盡其利。如此,既緩解了北方的旱災,又解決了南方的澇害。”
顏如卿此言一出,旁邊的大臣便立刻竊竊私語,這的確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想法,以前人們只想著疏通溝渠,卻從未想過利用大水。
而此時,一旁的李太傅卻震驚不已。若不是知道丞相從來都是處於中立,他怕是要以為八王爺已經拉攏顏丞相了。畢竟八王爺提點給自己的法子,大致也是這樣的,只是想法還很模糊而已。
“顏愛卿的想法當真是新穎,朕怎麼就沒想到呢?顏愛卿真是足智多謀啊!”
“不敢當,不敢當。”顏如卿此時卻有點心虛。
那個,他能說,這個想法,是自家小九兒提出的嗎?
小九兒一月前便已服用解藥,自是已經不再痴傻了。
上次自己不經意間提及這個問題,小九兒就說出了這樣一個法子,自己覺得尚可行。今日皇上提及,自己想都沒想就說出來了,沒想到還真的得到了皇上的認可。自家小九兒還真是機智過人!
此時正在研究人體穴點陣圖的小糰子,突然覺得耳朵有點燙。
唔,老爹在誇自己嗎?爹爹應該已經告訴皇上這個法子了吧?哼哼,那可是我21世紀有名的南水北調工程,肯定能得到認可啦!
……
幾日後。
太子帶著一眾人去了南方,協調解決南方的澇災。同時,皇上派出士兵,浩浩蕩蕩地開展了南水北用的工程。此次工程歷時三年,期間,也出現過不少事故,但好在最後順利完工。雖然效果沒有達到預期,但在一定程度上,的確是緩解了南北兩方各自的災害。當然,這都是後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