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日後要進行長期消耗的南北對峙,或是曠日持久的國戰需要,也有足夠的縱深和後方緩衝的基礎底蘊了。
因為淮鎮目前所運轉的耕戰體系,其實更類似後世總體戰的發展思路,就是在相對掌控嚴密的社會體系下,將大多數與戰爭有關的動員能力和資源生產計劃,層層分配和編列到在冊不分男女老幼的每一個人頭上。
所以戰爭機器一旦發動起來之後,在吞噬了足夠的生命和資源,作為維繫自身養分和燃料之前,就在沒有那麼容易停下腳步來了。
這邊在有條不紊的接受的鎮州、恆州各地的所有一切,南下的部隊也傳來了一個好訊息,一個壞訊息。
南下的先頭部隊在當地駐畿軍的配合下,已經順利接管了衛州、懷州在內的諸多沿黃防要,以及河陽橋北關在內的橋渡、要津,並且成功接應上了位於柏崖城今黃河小浪底區)的蜀軍殘部;
對方目前只剩下兩千多疲病殘弱之兵,並且旗鼓甲杖什麼的損失殆盡,而只剩參差不齊的隨身兵器;不過精神和士氣尚可,因此在來自河陽橋方面駐畿軍的有限幫助下,已經數度打退了西軍的前鋒和探哨;
因此,當嶽鵬舉的滄州軍先頭抵達之後,輕鬆接管和換防了這處位於黃河中游的要衝之地;
要知道,從地理位置和山河勝型上說,柏崖城位於王屋山買和中條山脈的狹夾處,以背山據腰之勢而面臨黃河北岸,居高俯瞰重山峽道折轉之咽喉要地,是設立懷州之後最初的治所和駐防要衝;
而柏崖城本身則始於東魏大將侯景修築;以拒退西魏名將字文泰而初得名;城下黃河河岸邊上又有古河清渡口(今河南濟源黃河南岸),為古時從河洛地區通往關內和河間地區的樞要所在。
故而,在歷史上的北魏遷都、東西兩魏相爭、晉王爾朱榮入洛、前後趙的劉曜、石虎入洛等歷史大事件當中,均要先行控制柏崖城和河清渡口一代,才可以進一步展開對於中原地區的攻略。
而隋末唐初,有滑州人黃君漢據城以獻高祖李淵,才有了蓄勢待發的李唐政權一舉殺出河東之地,而就此加入爭霸中原,橫掃王世充、竇建德等兩河群雄的一代偉業;
直到後來天下太平日久而重要性大減,這才移治所到更加繁華的大邑河內縣;
開元年間,唐玄宗度支主管後勤輜重的官)裴耀卿在柏崖城下修築官倉柏崖倉,負責長安和洛陽之間漕運的糧食物資轉運。
後來又設定了集津倉、鹽倉,以經過一次次地換船、倒倉、減荷的逐級轉運方式,將來自江淮之地的物資繞過三門峽段湍急多變的黃河水流,就此運往關內的西京長安。柏崖城也就此向下擴充套件,成了一個水陸交通的轉運樞紐。
到了“安史之亂”時,太尉李光弼又在這裡重新修葺柏崖城上部,以長期抗拒叛將史思明所部的攻略不斷。
而從西面來自函谷關、桃林塞的上百里峽道,在這裡又被王屋山南麓分成兩條路線;一條循梭蘿溝南行到洛陽、一條循河清谷南行到洛陽。
所以最後我得到的好訊息是,這兩個可能成為西軍突破點的口子,暫時都被搶先一步到達的滄州軍給堵上了。雖然經過前期的戰損和一路的掉隊,最後只有不過寥寥四千多人入駐期間;但是依靠他們所攜行的火器和其他裝備,足以在緊接而至的西軍攻勢面前,堅守上一段時間直到後續援軍到來了。
然而,壞訊息是河南方面的駐畿軍,卻又出現了問題和狀況了;就在滄州軍的一部入駐河陽橋北關,並開始接濟當地的駐軍之後,就發現陸陸續續有來自南岸計程車兵,紛紛成群結隊的穿過河中沙洲上的忠誠奔逃過來了。
(本章完)
喜歡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請大家收藏:()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