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河。。過河。。”
左右不由齊聲呼喝起來。然後又隨著從州城四出分別飛奔而至各處堡寨、戍壘的傳令兵,還有晃動和閃爍不已的各處扳臂訊號塔,整個滄州境內都像是打了雞血一般的沸騰起來了。
畢竟,對於這些偏守河北延邊一線的軍兵而言,在淮鎮如今師類先秦的耕戰體制下,大規模的戰事也意味著更多的功勞和資源的傾斜與投入;而且主動出擊攻城略地的戰功,顯然又高過日常守土護境的衝突對抗,乃至時不時派兵寇掠敵境而名為積極防禦的小打兄。
畢竟,作為相對平靜的後方和側翼戰場,光是聽說這北面傳來的一個又一個的捷報,看著道路上源源不斷押解回來的俘虜和戰利品,這就讓這些守土有責的河北地方將士,不由心如貓抓式的奇癢難耐,恨不得馬上就在當面跳出個足夠分量的敵寇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現在,既然有了這個一個明確的攻略目標,這也意味著他們所信重的嶽兵使很可能籍此功勞與地位;在大都督麾下位於領兵官第四序列中更進一步,成為六位都知兵馬使兵馬都知之外新添上的一位,而水漲船高的擎帶上他們的前程和機遇。
畢竟對於這些本身學識、認字有限的武夫而言,相比事務繁複而按部就班的地方仕官,慢性出成績的各種堪磨和轉任之路,還是于軍中搏殺牟取功名來的更快更利索才是。
至於他們將要對付的河北道行臺總管張邦昌麾下,號稱坐擁十數州而控兵二十萬眾的名頭,就並沒有被多少人放在心上了;
畢竟,這位張大都督張總管在此之前的戰績和表現實在令人不敢恭維,空自擁有偌大的底盤和人口、軍隊,甚至就連平盧道的那些苟延殘喘的北朝餘孽都打不贏;
而他們雖然只是戰兵不過萬的滄州一隅,但背後站著的可是橫跨數道而擁地千里的北地第一強軍淮鎮的支援和協力。。。
況且,既然淮鎮已經決定在初下平盧道之後,就迫不及待的對河北用兵,那他這部帶有濃重地方色彩的滄州兵,很可能扮演的只是開路先鋒的角色,而重頭戲還在後面呢。但是不管怎麼說,這都是他們大多數人無比期待和苦侯不至的機遇和前程。
而對於滄州本地歸附和外來轉化的民戶而言,這也是一個獲得提高戶口等次和社會地位、基本待遇與耕的重要契機;
相比辛苦的耕作與勞役在各處工地裡,一滴汗水跌八瓣得漫長積攢年資的歸化過程;這些延邊安置的歸化口民,如果能夠主動參與輸軍、助前並且取得相應資歷、貢獻證明的話,無疑就可以減少甚至是免除掉相應編管地的勞役週期,就此免除掉人身上的區域限制;或是破格提升自己最初的戶口等級和日常權益;進而獲得在淮鎮治下做工、入學、經商,申請口分田和贖買安身之產,乃至直接從軍和仕事的起步資格。
而一旦所追隨的部伍得以佔領了穩定的地盤,參與從軍助役的他們就可以申請在新開拓的土地上,以老移民的身份享受種種安置和開發上的優先權和便利,而帶著某種對照出來的優越感和心態,參與到對那些新入治下之民的管理和驅使當中去。
。。。。。。。。。。。。。
河北博州,巢陵縣境內的孝武渡,
作為河北行臺名下碩果僅存的黃河水師最後的駐泊地,連在一起的水寨和陸寨已經陷入了大片的濃煙烈火,以及撕心裂肺的叫喊之中。
而在港渡之外,一支漂泊在水面上的船隊,也正在上下忙碌著清理和檢查甲板上,固定好的許多發射架和投射軌道,將一枚枚封裝好的飛火雷重新裝填上去。
“水擊隊再次發出了訊號。。”
“樞的人手已經開始陸續迴歸了。。”
“已經初步確認完畢。。三重樓船四隻,千料艨艟十一隻,六百料的鬥艦”
“。。。。。。。。。”
“共計三十一條戰船,二十六條大懸船。。”
“大都已經點著燒沉在港中了。。”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還是再來一波的好。。”
“這一次重點對著岸上的船臺和物料庫,勿使有漏網之魚”
“自此一役之後,這大河上下,我軍舊往,而敵不可往來了。。”
喜歡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請大家收藏:()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