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韓忠彥重新掌握了局面之後,有心重做修繕和整頓,但是面對如此周長數十里的一座大城,就算是做一些修修補補的表面工作,於他所掌握的人力和資源而言,也是杯水車薪而無法改善多少的結果。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況且,相比當初動輒數十萬口軍民的盛況,如今這裡的常駐人口只有十幾萬;而且因為在被抽調走和損失了大量軍戶在內的適齡青壯之後;城中用來維持局面的萬餘名軍力,很大一部分都是由營養不良或是身體羸弱,既缺少足夠訓練和合適的裝備,士氣也不怎麼樣的新卒構成了。
就算在重新徵發一批倉促派上用場,在沒有足夠城壕為憑據的情況下,也是不敢奢望太多的事情。
而造成這種內虛外重局面的另一緣故,則是因為他一時的貪心和僥倖心理;
雖然早早就得到了淮鎮將欲出兵的傳聞和線報,但是因為這一整個春天和大半個夏天,重整旗鼓的平盧軍沿著相對空虛的九邊一線突入河北道,而打得據有大半河北的張邦昌所部節節敗退,由此財貨人口淄糧所獲頗豐的緣故。
他還是在南方大量朝廷來人的勸說、利誘和擔保之下,相信了臥榻之側的淮鎮可能因為內部不靖,而暫時難有作為的訊息,自此決意加大了對河北戰事的投入;
然後為了防止自己不在軍前統領時,軍中將領籍此自專而大權旁落的威脅,又刻意將本來集中的兵力分作互不統屬的數支,讓他們在河北各自攻略一路。
然而,張邦昌控制下的地盤夠大,雖然屢嘗敗績而始終潰而不滅、敗而不散,總有辦法捲土重來再戰;再加上兵力開始分散,而缺少相互支援和協調的緣故,居然在整體攻勢上開始減緩,乃至個別人馬已經陷入打不動的遲滯狀態;
以至於現在他已經有些騎虎難下了,想要將這些正在交戰抄掠)中的人馬,從河北收攏回來備戰南方,並不是一躍而就的簡單事情。而乘勢與張邦昌所部談判謀和,達成一個足夠體面的割地陪款條件,也同樣需要足夠往返交涉的時間和週期。
雖然,他透過這段時間的緩衝和準備,已經陸陸續續的調回來三隻人馬以及大量的相應物資,但也收穫了不少抱怨和非言,因為需要拋棄現有所獲的大部分成果,就此疲於奔命於道途,讓這些倉促歸還的軍中很有些不滿和意見。
而因為過於深入而尚未來得及歸還的其餘那幾路人馬,在信使往來當中對於馳援的要求,也提出了正在與敵相持、道路水毀、就糧不足等等各種客觀困難與不利之處。
雖然,在淮軍從河北道真正抵達之前,他還可以就此帶著自己的部眾和大部分的府庫物資,就此避其鋒銳而就此退往燕山以北的山後之地,依靠那裡依舊支援自己的數州之地和燕山山脈的地理勝型,與那些淮軍繼續周旋下去,並且伺機反攻一二;
但是也就意味著他就此放棄了,身為平盧道大都督的正統名分和頭銜。
而被他派遣出去的那些軍馬,還能夠收攏或是投奔回來的就不知道有多少了,更不用說,他好容易才用殘酷的內部清洗和果決的鐵血手段,所聚攏起來的人心和樹立的威望,就此土崩瓦解。
然後一則突然被送進來的訊息,則讓他臉色驟變了下失聲脫口道
“這麼快。。”
這下,他終於不由再為做出的選擇而反覆煎熬了。
之前淮鎮為了出兵的各種準備,早在一個多月前就已經開始了,但正可謂是雷聲大雨點小的屢屢不至,在這夏日裡讓人等的都有些煩悶起來了。
以至於他身邊的幕僚和參佐人員,大都推測是否按照傳統藩鎮之間的慣例,要等到大部分的秋收完成之後才能有足夠人力,做好出兵的準備。
然後,現在對方一朝誓師出兵,僅僅用了三天時間,就已經大部出現了河北境內,而開始在滄州前沿的駐防軍民的配合下,同時拔除位於平盧道清州、雄州、安州一線的堡寨哨壘了。
以至於那些奔逃回來報信的殘卒,根本說不清敵勢的進擊方向和規模。
(本章完)
喜歡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請大家收藏:()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