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那些大小口徑的火炮,或許還有參照價值之外,其他的火器相對於淮鎮的同類產品而言,就有些粗糙和落後了。
於是,一場更加絢爛的煙花,在大甲城頭上相繼綻放開來,除了炫目的火焰和聲響之外,也帶來了是實實在在的死亡與傷痛。
然後,城頭傳來了大片慌亂的嘈雜和叫喊聲,以及正在準備攻擊的前沿部隊的後續回報。
“城頭掛白旗了。。”
“城門開了。。”
“敵軍從另一面棄城出逃了。。”
這就被嚇住了?。然後就見作為先手的突擊隊,衝進了黑洞洞的城門沒多久之後,很快火光通明的城頭上就插上了代表淮軍的風雷旗。
又過了半個時辰之後,我就被前呼後擁的迎進了甲州的州衙所在,而敵軍倉促遁走所留下的滿地狼藉,還是猶然可見的。
遇到這種見勢不妙就轉進如風的敵人,讓我們鄭重其事做了許多的事先準備和預案,都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裡而落了空。在感嘆之餘也有些淡淡的不爽。
然後就是處理那些俘虜的問題了。這天黑前的一次反擊,同樣俘獲了來自宇文藩為的助戰藩兵,大概還有七八千人左右,意外入城之後又搜獲了一些。
不過他們在戰場上表現出來的鬥志和訓練程度,就實在有些乏善可陳了。因此,許多人在火器的打擊之下矇頭蒙腦的茫然四顧,連逃跑和跳河的機會都沒有,就稀裡糊塗做了俘虜了。
其中也包括了相當部分宇文家族的主要成員,這也讓我獲得了宇文氏本家生了變亂的具體訊息;在圍繞藩主養病一番短促的爭鬥和廝殺之後,當代藩主被幽禁不知所蹤,而大權旁落到第七子的手上。
這次出兵助戰的三千宇文藩兵,就是這位當權的七爺,作為投靠和支援的表態,給派遣出來的。
事已至此,原本準好好的處置方案和對策,就不可避免的要進行大幅的修改和調整,以更加適合現行的需要;
比如在地方勢力和外來武裝都如此孱弱不堪的情況下,平定夷州的週期可以縮短,但是處置的範圍確實可以有所擴大化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雖然我恨不得把這些眼高手低又鼠兩端的傢伙都被砍了最了事,但既然是有長遠的企圖和佈局的打算,在大義名分上一些必要的過場還是要走的。
比如,請出隨軍的大使臣吳穆,當眾宣讀來江寧的旨意和詔令;廢除當代澄海公一系的所爵級和職銜,就地貶為庶人而送有司論處;並將澄海世子這些侵入夷州藩的外來武裝,定義為犯上作亂的叛賊,而號召忠臣義士群起而攻,人人得以誅之;
然後才是以夷州副管領兼全權善後處置大使的身份,對於俘虜之中的中上層人物,相關牽涉和附從人等的公審和宣判,名正言順的分別處以斬、絞殺乃至流放之刑。
最後再派人傳各地以為震懾和警效。
光是這些事情處理下來就讓我在大甲城多呆了好幾天,在此期間,那位前澄海公世子的殘部,依舊在淮軍派出的數團騎兵的一路追殺和驅趕下,沒命向著南方敗退而逃。
當然了,我給予他們的指令是留有餘力,而重點觀察、刺探和掌握沿途的藩家、世族的動態;
或者說,我臨時改變主意的原有,就是打算用這麼一隻窮途末路殘兵作為餌料,引出地方那些對淮鎮不滿或是抱有敵意的存在;最好在讓對方依舊抱有一線虛假希望的情況下,能夠將更多的藩家和地方勢力牽扯進來,讓我麾下的大軍一起解決了才是理想的結果。
而在表面上我的本陣留在大甲城待而不,私下卻是分兵潛出數路,同樣也是為了這個需要而服務的。
至於後續潛在的反抗和可能的動盪,就交給那些參加過北伐的輔助部隊,和新羅藩內戰中鍛煉出來的藩兵,來慢慢鎮壓和解決了。沒有必要再將我的主力部隊,更多滯留在這區區的夷州一隅之地。
畢竟,背後隱然若現的東海社,才是我更多在意和關注的物件。
喜歡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請大家收藏:()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