矇矇亮的天色當中,李富貴輕手輕腳的從被窩裡鑽了出來。
“又要打戰了麼。。”
黑暗中女人用悉悉索索動靜回應道
“只是尋常的上番而已。。”
李富貴用一種平靜的聲調安慰道。
“各地的守備團,由開始選人了。。”
“需要我們後備役,過去接替和維持一下。。”
“只是這次去的稍遠一些,要出州外了。。”
“也就是十天半個月的,來回花銷都是公中所出。。”
“據說還有車船可以坐呢,也算是過個癮頭了。。”
雖然李富貴看起來是一副輕車熟路的模樣;今年大半數時間都是在外服役的,可謂是聚少離多的
讓女人總是有些不捨溢於言表了。
“倒是你多睡會兒,還要給大女和二子準備辰炊呢。。”
李富貴只能輕聲細氣的勸說道。
“細面餑餑和疙瘩湯隔三差五的不能斷。。”
“雞子和吃剩的臘幹都被蒸上,不要捨不得。。”
“你自個兒平常多吃些糙米和粗麵才有奶水,不要老拿那些薯幹芋塊鹹魚湊合。”
“這是為了三兒也是為了你好。。”
“上頭的告示一定要早知道。。”
“不識字就讓別人念給你聽。。”
“等大女上了工讀所。。就能給你讀字和寫信了。”
“好了好了,你怎比我還哆嗦。。”
女人卻是忍不住嗔怪起來。
“輕聲一點兒別把三兒給鬧醒了。。”
雖然外間在不斷的打戰,但是對於他們這些形同風向標一般,由老移民為主的屯戶而言,日常生
活的水準卻沒有生明顯的變化;
甚至因為進入冬閒的季節,而各地全力開工的緣故,透過零敲碎打的外快和置換剩餘的物產,還
有所提升一些。
比如在外間的屋簷下新添的幾大串黃澄澄的晾乾苞谷,還有紅豔豔的幹椒和白蒜,結結實實的對
壘在一起,讓人看著就是安心和舒服。
更別說新修的棚子裡為了生了孩子的日常調理,還破天荒買了供銷社的曲子,埋了一大新釀的缸
包穀酒,一想想就讓人直流口水的。
這次灌了足足一大葫蘆,足夠他路上小口小口的品咂而一直喝到上番的地頭了。
好在現在已經接近冬閒時節,作為淮鎮潛在軍事動員基石和後備役存在的屯戶,就算是被大量動員起來變作各種地方勤務和役使,也不至於對於大多數人的生產生活,造成過於沉重的負擔和影響。
作為接替主戰和二線部隊的地方維持力量,他們甚至可以做到自備武裝和行頭,最多就是一些物資補貼上的支出增加而已。
時隔數年之後,淮鎮這個不斷積累和建造起來的戰爭機器,終於到了全力露出猙獰和爪牙的時刻了。
。。。。。。。。。。。
江寧行在,已經是兵戈隆隆一片肅殺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