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 > 第九百零二章 臨峙2

第九百零二章 臨峙2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大慶:收徒獎勵,開局收司裡裡 皇家金牌縣令 大乾閒人 光影1942:改寫影視的戰歌 王陽明傳 偶遇貓貓拼盡全力無法抵抗 網球王子之弦月織網時 八十年代小美人 再一次,重啟流水賬人生! 臥底我拿下教主 反派女二逆襲系統[快穿] 商戶子,走官途 回到夫君黑化前(雙重生) 帶空間去六零隨軍,在大院成團寵 絳珠新夢 重生九零,為國效力我逆襲當首富 最狂臥底,從獄中留後到登基稱帝 江寺玫瑰又度春:雙穿香魂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 大梁狂婿

洛都城東北角,再次戰雲密佈而風聲四起。

平坦的原野上,隨著咚咚敲響的細碎鼓點聲,響徹淮東軍新展開的陣列當中。

最先出陣的三列白兵最後一列,正在紛紛舉起手中的長矛,挺舉過前排同袍的肩膀和腋下,讓閃亮的尖刃整齊的對著斜上方,而形成一個抗拒騎兵的威懾前沿;

而居中一列白兵則將盾牌戳地豎起,在上面刻意留出的缺口上,架上單手握持的短矛,這是對抗步隊衝撞的姿態;

至於最前排一列白兵,則是扶著稍小一些的手牌蹲在地上,在口令聲聲中舉起三眼銃,做出某種欲擬射的姿態;

按照他們的日常訓練和操條,必須在一個呼吸之內,對進入十步之內的敵人打空三子藥,然後就在身後矛尖的掩護下,用三眼銃和短刀錘擊砍殺近身的敵人下盤。

或是用手牌斜支躺倒,纏拌或是牽制住衝陣的敵騎。

而這僅僅是淮東最基本集結應敵的陣列而已,雖然他們所要直面的主要敵人,都還龜縮在高大的城牆背後,而被屢屢打擊的已經不敢主動應戰和出擊了。

這一次,乃是經過河南別遣軍以魏晨為的將官極力交涉和努力,又許下了若干交換條件和現實的利益之後,最終才獲得淮東軍在回師之前,最後一次參與和協助作戰的意向。

同時,也是在城內中路軍的協調和派兵配合之下,以奪取上東門在內頑抗據守的東面北段城牆,為河南別遣軍主要攻略目標。

為此,中路軍也難得額外劃撥出人員和物資來,好好補充和強化了一番河南別遣軍,讓久戰疲弊的他們稍稍得以恢復舊觀。

當然了,按照具體的分工和支派,火器化的前軍大部調防駐留在東郊的北面,以防止可能出現的外援和牽制;然後再從其中抽調出部分精銳將士來,與淮東軍一起為攻城的主力,提供足夠的火力掩護和壓制;

故而,實際上攻堅的主力還是魏晨麾下的兩軍一部。

與此同時,一亦東郊的河南別遣軍開始攻擊之後,城內的中路大軍也派出至少兩個軍序,沿著城牆內側輪流對牆上的守軍動牽制性的攻擊。

而在等候的間隙當中。

開戰之前的加餐,也被伙伕們手提肩扛著,送到了這些白兵環列之下,拄著火銃蹲坐在地上,一邊埋頭檢查身上的帶藥彈藥和裝具,一邊沉默待機的銃兵之間;

主要是用鯨油和代肉罐頭,所製作炸肉丸子和煎肉餅;再加上各種菇類曬乾磨粉製成的菌幹醬調味,連同一小截切片的血腸,裹在現貼的雜麥餅裡,搭配罐頭雜碎煮開的湯水;格外的有油水而耐餓。

一時之間香氣交錯瀰漫在抵臨的營盤之間,

相比之下,遠處友軍營地看起來還要紛亂和嘈雜一些,而營中的備戰吃食則是大餅,豆豉和風乾的醬肉,還有一鍋清可鑑人用剩飯菜渣撈煮的稀羹。

同樣讓大多數人狼吞虎嚥而爭搶的不亦熱乎。

只是其中再度作為先鋒大將的索,看起來就沒有多少的食慾和胃口,而將自己名下多了肥膩膩的肉片和蒸鹹魚的專屬份額,主動讓給左右的親從。

同樣的投入和或是標準之下,淮東方面始終能夠比傳統的官軍,提供更好的後勤配給和伙食待遇。

一方面乃是淮東本身的建設生產運動和軍事編管下的屯墾開拓,可以提供幾乎源源不斷的廉價副食品和農產品原料來源,在內部調撥流轉之下,幾乎不增加什麼多餘的成本;

另一方面,就是古今中外通常而言的所謂體制問題。

也就是杜絕了傳統軍中層層過手,或是伙房人員雁過拔毛式的陋習和潛規則,堅決避免軍事主官以下的直接沾手其中,而產生相應的利益牽扯;

諸如團隊以下的伙食投入和管理,始終由軍中輪流選出計程車兵委員會代表,與後勤部門進行點對點的交接和日常監督,以杜絕不必要的浪費和實現簡單的落實到人。

再加上相對合理的後勤管理制度和更加先進的物流輸送效率,所帶來的成本節約和減耗增效的天然加成;因此自然而然的就在日常的運作結果當中,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和反差了。

最後能夠出現在底層士卒鍋子裡的,不足最初投入三成物料與足足達到八成的結果,自然是一目瞭然了。

比如人吃的像樣食物和形同豬食飼料之間的風評和非議,自然而然的就在交流和接觸當中,給醞釀這擴散開來。

同時,也給那些享受了其中既得好處的友軍將官們,帶來了不少壓力和麻煩。

只是在這個備戰過程當中,也冒出了些許不和諧的音符,

“什麼,”

風捲旗凝眉重鎖的看著負責糾檢軍中的虞侯官。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洪武大明:吾兒怎麼還不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