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亦是楊侍郎和饒大夫的所託之言。。”
李處溫的眼眸不禁微微縮了一下,就連朝臣之中都已經有人站出來了麼,著看起來這洛都城中躲在幕後推動的能量也不在少數啊。
只是。自從當年出了水門都指揮陳賢元,臨陣開城投敵的事件之後;大元帥府就加強對麾下軍將所部的監控和防備;因此這些年下來軍中屢有陰事不密或是私有怨望者,洩露出去被奪職論罪,乃是捕風捉影的拷打訊問中丟了性命的亦是大有人在的。
而李處溫手下這隻人馬當中,真正可以信賴的人手也不過是,族弟李處能為的部曲家將數百人,在那些新補進來的大部分人馬當中,卻還不知道有多少是來自上頭安插的眼線呢。
他還不想這麼隨隨便便的將自己的身家前程搭進去呢。
“阿爺明鑑。。”
李爽再度開口道。
“維今對方亦有上中下三選之道。。”
李處溫眉頭挑了挑卻是忍下了打斷的,做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來
“上上之選,乃是阿爺出防鎮要之時。。及時反正以為前驅。”
“則以獻之功,最少封公拜候,以節度使優容之而於海外世代食邑”
說到這裡李爽頓了頓,看了眼面無表情的李處溫又道
“中流之選,則是兩軍對陣之時,阿爺能夠及時呼應旗號而當先率部抽身而走。。”
“這樣避免了對陣交兵之惡。則有襄助之功可為世爵,授觀察、經略之實要”
“那下選又是什麼呢。。”
李處溫終於開口道。
“下選便是,。。”
李爽猶豫了一下,才繼續道
“只需阿爺自避兵鋒而伺機向北,。。”
“奪下河陽橋而入河北或是河東自據一地。。”
“則彼輩以阿爺所據有的多寡,事後追認相應的職級和名分。。”
李處溫深深吸了一口氣,對他來說這上中下三選的意義和價值,卻正好是倒過頭來,為他量身打量的一般;然後,又只覺得似乎有些認不出這個曾經並肩上陣,廝殺掩護在身前的兒子來了,
“那你呢。。”
他有些意味深長的看著李爽道。
“又有什麼條件和處置呢。。”
“阿爺果然明鑑。。”
李爽苦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