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他有些小心的放緩語調
“某家留在遼西也再無多少裨益了。。”
“相應干係和職事,還請另任賢能才是。。”
他看起來迫不及待的想要請辭,遼西善後大使這個特設的臨時差遣。
“姑且不急。。”
我搖搖頭拒絕到,他這個邀買人心的招牌,暫時還有繼續維持下去的作用和必要。
“遼西諸事還多有仰仗之處。。”
“如此這般的話,那我就。。。”
他雖然有些失落,但是看起來很快就接受了這個現實。
“姑且暫代一時,虛位以候任賢明罷。。”
“不過,宗兄的才具於我上游大用”
我輕描淡寫的繼續道
“可否為我禮賓襄贊。。”
“以總纜本鎮涉外交接要務的呼”
於是他的臉色一下子從患得患失的謹小慎微,在驚喜和欣然中變得開朗起來。看起來對於這個建議,還是頗有意向和心動的。
“這恐怕。。有所不妥,”
“某得資望才德,只怕尚不足以當此大任的”
“此話謬以。”
我不以為然的笑笑道
“我看中的正是宗兄早年遊歷海外諸洲,見聞廣闊的眼界和淵源啊。。”
“更別說這些年為大宗本家奔走於外的功勞和資歷。。”
“有句老話說,過甚謙虛了就不免失之倨傲了。。”
然後他又推脫和謝絕了一番,確認了我的決心和態度之後,這才鄭重其事的開聲到
“既然蒙得不棄,某自當奮力而為之。。不負所托”
對於他的後續安排我也自有章程,在兼領善後大使頭銜的同時,繼續負責他本來擅長的角色和事務,負責淮東的外交領域,也算是物盡其用了。
這雖然是一個新設未久的部門,人手也是有限,但是撥款還是相當充裕的,因此這個禮賓襄贊也算是待遇優厚的新職位。
主要是年初江寧方面才特許的,淮東身為大量在北地橋頭堡,交通外藩的部分權宜和機變策略。
他的正式入仕淮東,也是那些羅藩舊日臣屬官吏,融入淮東體系內的一個最好榜樣和風向標;他畢竟是安東大羅藩的資深家老,也是本家主幹的出身,因此哪怕什麼事情都不做,拿著優厚待遇供養起來也是值得的。
雖然,也可能因此成為那些遼東人士聚附的物件和代言人。
由此在行政體系中,趙鼎代表的河南士人、蔡元長代表的徐州本地僚屬;虞允文代表的帥司留守眾人;以及姚仲平為的嶺外京大師生,鹿耽倪為的海藩子弟,柯山夢為的登州遺民等,南北地域的幾大山頭之外,又形成一個遼東人和羅藩背景的新派系。
但那位德勝太祖不是說過,黨外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麼。
關鍵就在於如何權衡和運用他們的力量,讓隱性的派系競爭在基本底線和合理制約下,變成一種良性的工作競爭機制,而不是名面上成為明末黨爭式的,官僚體系各種內耗摩擦的阻力和妨礙。
如果僅僅是因為害怕黨爭,就不敢放手任用人的話,那無疑就是因噎廢食的教條主義,更別說駕馭部下的氣量和才具了。
喜歡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請大家收藏:()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