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是在這般情境下再逢,不知可有所感呼。。”
“敗軍之將,苟延殘喘之人。。”
他很有些垂頭喪氣的道
“安敢奢言什麼。。心懷感觸了”
“淮帥若能念及過往幾面之緣。。”
“還請給我一個乾淨利落的體面,便敬謝不免了。。”
“如此體面,我還真捨不得。。”
我笑了起來,這種掌握生殺予奪的感覺真不錯。
“我還要你好好活著,作為一切的見證呢。。”
然後吩咐人把他帶了下去。
作為昔日有過數面之緣的一點交情,雖有戰場交鋒的敵對立場,我沒有因此格外鄙視和嘲笑之,而是交待不要慢待他,一切日常所需儘量予以滿足;日後或許還有用處呢。
這時候,戰後的統計也出來了。
這一戰最終擊殺兩千而俘獲兩千五六,另外還有三千多匹鞍具齊全的戰馬,都是那些下馬撿東西的傢伙,驚慌失措之下所留下來的。
因此,總體上還是繳獲的收益,遠大於那些被刻意拋棄,又被破壞糟蹋掉的物資損失。
其中最大的關鍵還是原本南下的寧志遠所部,在得到傳令後緊急調頭,一鼓作氣克服了諸多困難之後,還是在預定內的時間趕到了,指定的位置內待機。
不然,兵力有限我也只能打個擊潰戰,而讓這些騎兵見勢不妙,還有跑掉的機會,那就有些麻煩和後患無窮了。
這就體現出火器作戰的好處來了,正所謂是勞師遠征而如強弩之末,但是作為火器部隊只要你還有扣動扳機的力氣,就意味著還有相應的作戰能力和殺傷效果。
因此,面對困獸猶鬥的敵人,只要原地以火力交替掩護,稍加休息和調整狀態,就輕易恢復過來了正所謂是陣如牆輻而巍然不動。
接下來,挾以新勝之勢,我就可以繼續做點什麼了。
。。。。。。
於是,第二天正午,遼城的城頭上,
夏日的熱風吹在臉上,卻是掩蓋不了羅湛容心中冰冷刺骨的寒意。
好容易收拾了城內的騷亂,卻又迎來這個前出追擊馬隊覆滅的天大噩耗。這可不是什麼二三流的地方藩兵,都是他竭力拼湊出來的騎兵啊。
而陣沒當場的大將駱秉聲,更是他好不容易才的勸說而啟用起來,本家碩果僅存的宿將啊。自從歷次動亂和戰事之後之後,本家之中上代積累下來的領軍之才,死的死逃的逃,合用的人已經嚴重凋零的差不多了。
聽說了零星逃回來的人所言,那些淮軍即將重新反攻回遼城之下,甚至有人嚇的開門別竄而去。而在城中也是聞風而動一日數驚,造成的數百人的死傷,和不小的財貨損失。
折損了手上可以動用絕大多數的騎兵之後,羅湛容在遼城裡雖然還有相當數量的人馬,卻也因此被嚇住了,或者說是已經被奪去了鬥志和膽魄,
哪怕他在三邀賞之下,也沒有一個人主動請命或是有所響應,願意領兵再對城外的那些淮軍有所行動和試探;哪怕他親自指名點將也沒有任何用處。
那些人反過來勸說他不要輕舉妄動,以免中了對方的額算計,徒損實力云云云云;就彷彿是離開了這個高大厚實的城牆,就在沒有絲毫的安全感了。
然後他們之間的話題,又變成數個群體之間,相互指嫡和質疑對方別有用心,想讓自己去送死的激烈爭吵。
因此,最後在一片扯皮和爭辯當中,他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遼城之外,那位遠宗安然無恙的本陣,與兩路外援兵馬徐然匯合,而耀武揚威的具列校閱在這城下。
正所謂“淮軍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可這個聚攏在城下的淮軍,又何止上萬之數呢。正所謂是旗幟林立而肅殺森嚴,讓人一看就知道不好相與和善了的。
這也讓他忽然只覺得,自己這段時間來的努力與新老,全成了某種意義上的笑話;好容易圖謀反攻捲土重來,奪得了遼城的本家;卻在對方的雄壯兵勢之下,又像是被變相的困進了一個更大的牢籠而已。
這時候,有數騎突然飛馳到城下,
片刻之後,作為兵臨城下交涉的條件也被投射了進來,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條款之一,就是將那些博羅會有關的人等,一併交出來任由對方處置。
還有開啟城門,讓城中百姓自決去留。。。
喜歡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請大家收藏:()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