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被突襲中,直接被斬殺或是燒死的,更多則是相互踩踏和爭道過程中,自相殘殺而死的。
看來我顯然過於謹慎的,高估了對方的額組織度和戰鬥力了;只看到對方所擁有的數量優勢,卻忽視了對方陣營本身的複雜與混亂程度;只可惜我卻沒有再多餘的兵力,可以用來追加攻勢和再度冒險,不然就是一鼓作氣徹底解決後患的局面和結果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過,對於城中上至內宰朱彥年為的諸卿大夫,下至普通的軍民百姓;那些還處於惶然不安的人們來說,只要稍加渲染一二,便已經是天大的好訊息和勝利了。
在城中徵更多的人手,抓緊時間將城外的營盤拆毀,將丟棄的輜重雜物給搬運回來的過程;則更進一步驗證和加強了這個好訊息。
一時間,來自城中上下的讚譽和稱頌如潮;仿若我在一夜之間,就成了遼城羅藩本家最有力的保護者了。
甚至有人在短暫的碰頭會上提出。授予我一席羅藩家老的資格和名銜,然後待到本家事態平息,替我這一脈在羅藩本家再開一支源流,以若干封地分藩相酬云云,不過卻被我當場堅決拒絕了。
至少我還沒現實衝昏頭腦,這些東西看起來很美好,但卻是很遙遠的預期和好處;而且也未必真正適合我,接受下來之後好處不見的能到手,反而是個大麻煩和負累,
更加尷尬的是在現任藩主空缺,而連代藩主都被人幹掉,政令不出遼城的大敵當前下,又該是誰人來授予這個資格;
一個處理不好,很容易將我苦心營造的名聲和態度給輕易毀掉,而變成某種眾矢之的的焦點和諸多矛盾針對的目標。
當我再次回到臨時的駐地,東門樓附近的一座大宅當中。
“鎮帥,是否留心一下城中那些藩臣的動態”
隨行的參贊軍事朱武突然提醒道
“彼輩在此受挫之後,卻不是知道會不會故伎重演呢。。”
聽他這麼一說,我心中頓然有些瞭然和觸動。羅藩接連生的這幾次內亂,幾乎都是禍起蕭牆,而驟變與肘腋之間。
為此,主要的家族成員可謂是死傷累累,而十不存一二;連帶時代沿襲下來的上層架構也是嚴重空缺;這才鬧出他們居然需要找,我這麼一個有點遠宗關係的外盟,來臨時主持防務這種奇葩的事情來。
但多數人都是一種善忘的生物,時常的感恩在懷和堅持忠義的始終才是少數,尤其在當權者和上位之人當中更是如此;正所謂仗義都是屠狗輩,因為他們沒有太多可以失去的東西,所以反而擁有慨然赴難或是義出援手的決心和信念;
而在維今之勢下這些羅氏家臣,固然有尤為迫切的需要,讓我全做牽頭城中的防務,來保全他們和家眷親族的身家性命乃至自身的權勢地位。
但是一旦時過境遷,沒有了外部迫切的威脅和壓力之後,又會產生什麼么蛾子或是別樣的想法,那就不太好說了。
比如改變了想法,接受了對方私下的接觸和許諾;畢竟,在城內可以揮作用的,可不止我一家獨大啊。
萬一以保全身家名位為基礎,暗中許之以厚禮的話,那保不準就可能在關鍵時刻,背後被人捅刀和賣掉的風險了。
最不濟的話也能暗通曲款,出賣了城中的虛實來保全自身;而讓我寶貴而有限的部屬在戰事之中,應接無暇而腹背受敵,最終實力嚴重受損,而不得不接受那個最壞的選擇。
那我真是從頭到尾都是辛苦的白忙活一場,枉做了惡人和別人的墊腳石了。
想到這裡,無論是為了從長遠考慮,保住從羅藩所取得的權益和既得的好處,還是眼下自身安全的未雨綢繆,我都要做好多手準備了。。
這種情況下些許臉面的問題,已經不是最要緊的了。
我需要更加直接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成果;至於由此可能產生的些許怨恨和猜疑什麼的,反正作為過客日後終究要是離開的,也不在乎多一些或是少一些了。
此外就是利用手中掌握的資源和主導權,在內城更多佈置和收買一些潛在眼線了。不過這個恰恰是一時半會,不可能迅實現的。
好在我已經有備選的方案了,就是當初在安舜堡服事的那批奴婢;
在偷吃馬料事件之後,無意施與的救命恩情,因此在安舜堡遭到內部偷襲的時候,他們也站在了我方的立場,予以了示警和抵抗;
在最後大概還有百十號人活了下來,都得到了我提供的獎賞,但是其中小部分人,寧願不要獎賞,而是希望換成可以隨我軍離開,到淮東去另尋生計的條件。
現在,可以考慮動用一些他們的能量了。
喜歡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請大家收藏:()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