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野老已無責,路有流民終動心。”
這是辛稼軒的沿途留句。
“有山皆種麥,有水皆種粳。
牛領瘡見骨,叱叱猶夜耕。
竭力事本業,所願樂太平。
門前誰剝啄?縣吏徵租聲。
一身入縣庭,日夜窮笞搒。
人孰不憚死?自計無由生。
還家欲具說,恐傷父母情。
老人儻得食,妻子鴻毛輕。”
作為自小出身養尊處優的貴胄之家,又經歷了北伐的慘烈與飽受摧殘地方上的悽慘悲涼,在迴歸的沿途感官上,又格外能夠有所感觸。
這是6務觀的沿途所見,感傷民生疾苦的偶句《農家嘆》。在鹿公面前,毫無保留的唸了出來。
“嶺內、嶺外都已經。。不堪至如此了麼。。”
眼泡浮腫而老人斑越鮮明的鹿公,不由在鋪著厚實裘皮躺椅上,斷斷續續的嘆息道。
“老身雖然有所聞一二,卻未嘗如阿遊親眼所至的這般真切直白。。”
“而朝廷諸公和廣府各家,又有多少人卻還沉浸在,依舊豐亨豫大的虛浮繁華之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焚屋痛飲,危牆酣眠,漏舟歡歌,也不過是如此了。。”
說到這裡他忍不住咳嗽起來,卻是引得6侍郎和6務觀急忙上前
“五服之內的親族子弟。。都統計出來了麼”
緩過氣的鹿公突然側過頭來,詢問自己的兒子道。
“資質平庸或是不堪造就的,都打去崖州的邑地。。”
“其他還沒有出身和職事的,日後都由你和稼軒,想法子帶到任上去吧。。”
“可是。。”
6務觀不由想說些什麼,卻被鹿公再次打斷。
“不一定要走仕事的路子啊,凡遊學行商置業皆可。。”
“相信那位羅帥,會理解和支援本家用心的。。”
“大人,這會不會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