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也很有些武備馳廢,老弱病殘參半的模樣。
花了三天時間安排停當之後,我才帶著重新休整和縮編的衛隊,沿著西側的海岸線開闢出來的商路,繼續向著半島內6進。
說是商路大道,其實也就是條混雜少許碎石的土路而已,只是因為頻繁的商旅往來,而定期有人維護和平整保持一個基本通行的狀態而已。
作為遼東半島多山和丘陵密佈的地理環境,位於南端積利州境內,亦是絕大部分為山地及久經剝蝕而成的低緩丘陵;
平原低地僅零星分佈在河流入海處及一些山間谷地,而由此人煙生聚成一個個濱海的村落、集鎮和城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這裡卻是有著環境絕佳氣候,正所謂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因為當地的山脈走向,既擋住了每年北面吹過來的寒流,又將來來自大洋方面自溫暖溼潤的水氣,給攔截在沿海的丘陵和平地上。
因此,造成當地蘋、梨、桃、山楂等果木的品質和產出都相當不錯,此外還有因為柞樹為林木眾多,適宜在當地繁殖的柞蠶繭產量也不小。
還有就是水產、種葦、曬鹽等方面上的一些收益,而包括鐵製品在內的大多數生活日用品,都得依靠外來輸入的。
因此,雖然與淮東通商往來的時間尚短,在地方上卻是具有不同程度的熟悉了、
在前往州治積利城途中,我特地在此事還名不見經傳的青泥浦停留了一下,在滿眼綿延錯落的沙灘和浪濤聲中收集了一些海貝和刺螺,作為對後世旅遊城市和濱海度假區——大連的某種隔空緬懷。
根據預先的初步偵查,
這裡是南端小半島與北邊6地相連的最狹窄處,寬長大約只有十幾裡而已,站在最高處,只要轉個半身,就可以將黃海和渤海一起納入視野了。
這裡也是天然的險要之地,兩面都是嶙峋的海岸,就中間一條背靠山脊而面海的土質通道貫穿而過。
雖然道路足夠曠闊也相對平整,但是在起伏的地面落差之下,只要一道矮牆或是木柵,就可以起到封鎖和攔截的效果。
事實上羅氏本家,也在這裡設立一道稅關性質的卡子。背後是一處利用地勢居高臨下,夯土木構的兩層平頂小寨子。駐紮也是來自遼郡的藩兵,看起來膀大腰圓的精壯了不少。
我想,這也是對方最後答應,讓我在都裡鎮留駐部隊的底氣和屏障把。畢竟,任何外來勢力,光靠都裡鎮及其周邊一些集鎮村邑的出產,很難維持下去的。
只是這些駐軍所用的武器和裝備,卻又讓人評價降低了不少。
雖然長短兵皆有,而且近半披甲;但大都外觀陳舊且不乏鏽跡斑斑,看起來就是缺乏時間操練和保養的。就算是淮東內線六州的守備團,狀況也要比他們好上一些。
見到了我這隻武裝到牙齒的護衛部隊後,表情也很有些複雜和深沉。既有類似羨慕妒忌恨的情緒,也有驚異、畏懼式的敬而遠之。
穿過了青泥浦之後,浩淼開闊的海岸風光逐漸消失不見,又重新陷入到綿連起伏的矮丘和山野中去了。
大隊人馬走著走著,似乎前面的道路就連同開路偵查的先騎,一起頓時消失不見了;然後等到走得近了在看,卻又在一片山石背後,一段溪流橫架的低矮木橋之間,一線溝壑和山谷之中,重新冒了出行跡和卯端來。
野地裡,居然出現了小股可疑行跡的人影,在探頭探腦的窺視著什麼。
喜歡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請大家收藏:()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