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初步協議達成的兩天之後。
全羅道西北的甄藩駐軍,得到訊息後幾乎土崩瓦解紛紛棄守而走,伏安、井邑諸郡盡數光復,有聯盟成熱打鐵重新委派了城主、代官和社。
而兩道夾山通衢的大贗山隘和雲巖隘,也在自內而外開啟門戶的血腥和煙火氣中,迎來了新的接管馬隊。
順便,還將那些想要潰亡回本領的那些外道藩軍,給堵了個正著。
至於攜少量部曲出逃的甄藩之主甄然,則在追擊的馬隊,於東傾江上游地區的一處河口,找到一大片坍陷的冰面之後,就線索全斷了。
因此,擊潰甄藩為的這一路,來自慶尚道聯軍的結果,就是讓我們手中多了將近三萬的精壯俘虜,以及大批足以支援下一步軍事行動的物資輜重。
然後就是組織起來自全羅道各地的藩軍,尾隨這對方的進軍路線,而殺入慶尚道南部,以甄氏為四家諸侯的領地,進行懲罰性燒殺搶掠的清算時間了。
因此,一時之間尚慶道南的陝川郡、咸寧郡、鹹安郡、山清郡、烽煙四起而生靈塗炭。
起碼對於這些來自全羅道的藩軍來說,報復起尚慶道這些名義上的同胞、土族,可一點兒都不顯得心慈手軟的,甚至很有些揚眉吐氣的味道。
因為這幾個諸侯的領地,除了維持日常的武裝力量上嚴重損失之外,都是多年沒有經過戰火影響和波及的完好狀態。
故而,僅僅用了很短的時間之內,大量被俘獲的人口和戰利品,也從東北面的丘陵之間,源源不斷的運過來。
可以說除了部分退縮排城邑的領民外,其餘的地方上,幾乎都被這些前來報復的藩軍,給燒掠個精光。
而且就算是較為堅固的城邑,也在我外派的少量火器部隊的幫助下,給打破了好幾個,直接搶光後燒成一片白地,只怕要好些年才能恢復過來了。
部分人馬甚至一路追著,失去居城而出逃的宋藩一族,燒殺到洛東江出海口的巨濟島對岸,才看著對方乘船遠去的背影望洋興嘆,帶著還沒來得及上船的大多數族人和奴婢,悻然折返回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來到新羅作戰的另一大收穫,就是從全羅道和相鄰的慶尚道南部的地方,所擄獲人口中得到了大量,主要集中在十一歲以上三十歲以下。適齡的女性。
特別是在那些殘存的那些藩主及臣下們無意間現,淮鎮願意大批次的收納這些女性人口之後。
她們就被當作某種折抵捐輸獻金和善後賠款的替代方式,由地方上的藩兵們護送著,一的送到羅津港來。
主要因為新羅自古出產新羅婢的緣故,因此底層人民就算生了女兒,也不似其他地方有溺嬰的風尚,而是勉力稍稍養大一些,當作特產一般的貨物賣給大戶豪強。
然後,再有他們進行篩選和調教,最終作為某種長期大宗出口的特色貨物,成批成量賣到海外各地去。哪怕是在南海最偏遠的大小澳藩家之中,亦有類似新羅婢的存在。
因此,尋常百姓家中女兒的比例算是較大,經常被當作牲口一樣的,用來驅使、交換和買賣。
她們大都四肢齊全而吃苦耐勞,只是有些營養不良或是身體瘦弱,被輸送往淮東的治下後。只要稍加訓練和調養之後,就可以作為老兵或是資深移民們,後備的配偶群體。
雖然,他們大多數要面對的是背井離鄉,也許一輩子都不得再見親人的命運和將來,但從某種自欺欺人的意義上說,也獲得了相對更好的生活和可能性。
起碼暫時遠離了總是吃不飽,穿不暖的困境。
以至於,作為連帶的後續效應,在後來較長的一段時間內,這些新羅女都成為全羅道聯盟,對於淮東輸出的大宗專案之一。為了湊齊相應的數量,他們甚至主動兵去外道搶掠,而當其衝的就是比鄰的江原道和尚慶道南各家。
但不管怎麼說,作為炮團的低階士官之一,又是技術兵種的額外優待,周老倌也總算達成心願了,找個一個可以暖腳的女人。
雖然是個畏畏縮縮,連漢話都說不囫圇的小圓臉新羅婆娘,但是好歹是內城大宅裡放出來年紀偏大的婢女。世代作為藩家子女陪伴的家生子,但凡是作為女人該有的條件都有,相貌也算周正。
這一次他勉強夠得上老兵成家的標準,因此在士委會中評議當中,迫不及待的提出申請。
最終完成相應落戶的身契,和弄回到淮東安家下來的,屋舍傢什配套一應所需,整整花了他五十個小銀寶,幾乎把積蓄下來的軍餉和出戰的犒賞都用七七八八了。
因為奴婢是沒有姓氏的,因此按照慣例給取了個名字,叫五十銀。日後只要請相熟的同袍吃上一頓,就算是完成了見禮,可以名正言順的住到一起去了。
喜歡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請大家收藏:()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