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分流轉派到其他領域去,繼續服務,哪怕是作為最基礎的產業工人,或是集體農莊的成員,也是有所用處的。
軍隊只是一個批次塑造的大方向,而我治下的其他領域,同樣也需要足夠自行培養的批次人手,而不是全部靠外部選拔和就地補充。
這些帶有集體烙印,批次培養出來的年輕人,稍加歷練成長起來之後,完全可以作為日後基層組織的一部分。
而作為某種表現出色的榮譽,其中第一批成員,將安排到我身邊服役,由阿骨打進行帶領,算是另一種形式的預備親兵。
目前他們參與勞作的,主要是軍械作坊和制銃工場的流水分揀、打磨之類低強度工作,既是一個對武器兵備熟悉的過程,同樣也有利於保密和管理。
投產後這一個月的全力開工下來,位於沂水畔的水力制銃工場,靠來件配套組裝了大概有一千六百隻,一式和一式改的標準長銃,平均造價在十六緡左右;則算成錢的話就是一萬五千錢,十五枚大銀寶。
另外透過改造利用國朝提供的老式火銃,至少也獲得了兩千只雜色火銃的來源,每杆的改裝費也須得約五緡,合計四千五百錢。主要貴在身管、機件的加工精度所費,這還是除掉海路捎帶的運輸成本了。
相比之下,身管槍機加工工藝更簡單的短銃和喇叭銃的產量更多一些,如果不太講究精度的話,產量至少可以在長銃的基礎上翻上一倍;至於三眼銃,短手炮什麼要求不高的鑄件,成品數量就更多了。分出產能來繼續生產這些初級產品,一方面是二三線裝備的需要,另一方,則是主要是用來作為培養足夠數量,熟練工的日常工藝流程。。
因此,
這些銃器的數量看起來很多,但是也只夠裝備一兩個主戰營,或是若干個部分火器化的防戍營而已,而我出戰一次,磨損和遺失的備件,就已經遠過這個數字了。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一切都還在草創之中,作為自行獨力生產火銃和大小炮身管,所需要的技術前置,以目前的條件來說,還早得很呢。
不過,也不是沒有好訊息,根據那隻肥孔提供的域外工匠所帶來的手藝和技術,結合廣府原有的五金鑄造技術,以及青州當地匠人造鐘和大型鼎具的手藝,特別是鐵模溼鑄法和水力熱鍛的初步試驗成功。
從小批次產出上說,除了雖然名為炮但只能打鐵渣,形如後世大號抬槍口徑的轉管小炮外,已經可以嘗試性做出一些諸如斤重炮、舢板炮之類規格,射程較近的小口徑鑄鐵炮。
只是受限於材料和工藝強度,在具體使用壽命和耐磨損上,鐵膛就遠不如傳統鑄銅炮了,屬於用數量彌補質量而相對廉價的,中短距離火力壓制替代方案。
畢竟,作為一種貨幣原料和日常應用廣泛的貴金屬,銅在我的治下,依舊還是稀缺物的。
另一方面,作為少兵隊的專屬待遇,他們也有類似於成人的副食補貼,一些禽肉和蛋類的營養補充,雖然落實到人頭數量不是很多,而且是作為集體榮譽的激勵手段來放的。
如今蒙山丘陵的大小谷地之中,除了放牧牛馬豬羊這些體型較大的牲畜外,其實還有十幾處小型動物和禽類的養殖場。
種苗大多數是開春後,來自南方培育出來的勝快長的雞鴨鵝鼠兔品種,只是到了靠北方的淮上,就不免因為水土不服和船上的顛簸驚嚇死了好些。
但是剩下來的,在廣府請來的家禽畜飼養老手照料下,經過了為時不短的適應期後,總算開始正常進食和活躍了。而這輪我出戰回來,卻是已經聽說,半數以上的額養殖場開始收穫第一批蛋類了。
目前主要採取的是集體圈養和到戶散養兩種模式,到戶散養主要是借貸性質的個人補助手段,外加育種改良的實驗,產出效率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目前主要還是靠集體圈養的產出,日常用農作物收穫後加工剩下的下腳料,外加陳倉米和蚯蚓,來餵養這些小型禽畜,因此,繁殖起來的並不慢,收穫週期也比較短,兩三個月到三四個月就可以開始產蛋,而半年內就可以獲得成型的肉禽了。
只是在過冬的時候會有些麻煩,還要注意春夏密集度過高引起的傳染性瘟症。
而這些禽畜的養殖,反過來又多少也可以提供一些富含氮和硫化物的有機肥,然後再透過堆集和人工催化處理,可以進一步提高肥田的利用率,對於正在組織經營的集體農莊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這個時代雖然還沒有化肥工業,但卻已經有類似的替代方案,也就是遠洲外島特有的鳥類糞便沉積物名為鳥糞石的有機磷鉀肥,作為海洲各藩的種植園的重要肥田物,只是千里迢迢運過來的話,運輸成本有有些高昂了。
此外就是海水製鹽剩下的重鹵化工的產物,也可以作為化肥的新增成分,不過目前產量還不高。
只能少量作為一些新開生地的追肥手段,一旦等田地種的熟了,形成基本的土壤菌群和水肥迴圈,那就不用繼續追加,也能靠精耕細作維持下去了。畢竟這個年頭的作物產量普遍偏低,正常平均一畝能有三四石收入,就算是風調雨順老天開恩的大豐年了,也沒有足夠工業化肥,讓土地肥力迅催化殆盡,而變成貧瘠的板結土。
只是,這時候一個突的訊息,打斷了我保持的好心情。
“什麼,江寧方面,打算從我這裡抽調人馬過去麼。。”
“說是為了協助編練御營軍裡的銃兵”
喜歡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請大家收藏:()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