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所決心要撤軍,那不意味著就可以在對峙的敵人面前,這麼一走了之了,同樣需要足夠多的策劃和準備來,為我們爭取時間和轉機。
在這些倉窖建築裡設下放火的機關,在需要的時候延時起火,只是其中的一個步驟而已。
而在倉城的另一端,已經是喊殺聲震天響了,在全面炮和各種其他火器的掩護下,一波又一波的將士衝過城牆的遮蔽,而殺入敵軍的防陣之中,
這次進攻序列,主要由种師中和折可適的客營兵馬,以及幾隻剛剛補滿的輔軍大隊擔綱,他們需要在強攻中打痛敵人,讓對方對於我軍持久戰鬥的決心和意志有所誤判,然後為全盤的大局有所掩護和爭取時機。
我本來是打算稍微犧牲一下,幾個老字號的主戰營之一,讓他們抽籤來決定具體物件,但是卻沒想到最後,這兩位客營的將領連決主動請命,擔下了這個任務。
他們主動請命的理由也很簡單,一直蒙受軍中的恩澤和關照,大的都是順風戰,卻鮮有突出的戰績和表現,實在有些無顏以對劉延慶當初的囑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為了體現的更真實一些,我不但答應讓他們借用了部分第一營的旗號,還額外將若干炮組和擲彈兵隊、轉輪快槍隊,都配屬給他們。又用教導隊和標兵團作為後援和接應,我的將旗也會隨著親直團一起,留在他們的後方督陣。
而餘下的兵力則全面投入到,用收集的木料和拆除而來的建材,熱火朝天的營造攻城器械的工作中去。當然瞭如果能到足夠近處看的話,就會現這些擺在外圍的所謂器械,只是箇中看不中用得樣子貨,主要是為了內裡掩護大規模扎制雪橇車輛的工作。
雖然北面城郊的胡馬兒活動行跡,已經在風雪中越來越少見了,但是離開了城防的屏護之後,同樣也意味著各種大大小小的風險和意外。更何況還可能是在後有追兵的情況下,因此抓緊這最後一點時間,多準備的充足一些,總是沒有錯的。
抱著這種心情,我忙碌著奔走視察在各處,然後得到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意外訊息。
“什麼,前沿的攻擊部隊,已經打破了城上的防線?.”
“現在已經突入到了圓壁城裡去了!”
我目瞪口呆的消化著這個訊息,拼命理清著思緒。
圓壁城位於皇城大內的最北端,與前朝部分的大宮城,間隔著一座狹長的曜儀城,而在西面與含嘉倉城鄰接。而在歷史上圓壁城和曜儀城一起又被稱為後宮城,因為在大唐最鼎盛的年代,這裡就是大內後宮嬪妃的居住地。
含嘉城與圓壁城之間的城牆下甬道,西面出口叫做倉中門,而東面出口叫的圓壁門,客營為的先頭部隊,就是在這裡打進去了。
只是這個“好訊息”來的也太不合時宜了,在南郭城的敵軍大部,隨時可能重整回師,包抄圍攻我們後路的情況下,前線佯攻的部隊,卻告訴我已經打到了大內中去了,這是開什麼天大的玩笑。
要知道,之前我聽聞中路軍的噩耗之後,也不是沒有想過,對洛水之上的幾座橋樑下手,以減緩敵軍的集結和歸還之勢。
只是敵軍吸取了某種教訓而防守的格外嚴密,橋樑兩頭都用軍營給環護起來,我派出的突擊隊,除了給敵營造成一些傷亡和物資損失外,就在沒有更多進展了。
因此,這個輕易得手的突破,卻讓我陷入了某種進退兩難的糾結之中。究竟是趁勝追擊擴大意外得來的優勢,還是見好就收維持原來的計劃按部就班。
這兩個選擇可以說都各有優劣,前者容易分散我的兵力而拉長需要維持的戰線,令撤退計劃憑生更多的波折和變數,但後者,則很容易讓敵軍察覺到什麼端倪的,而提前增加意外變數。畢竟,輕易放棄到手的優勢和上風,只會讓敵人覺得事出反常的。
喜歡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請大家收藏:()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