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序由各只輔軍大隊,以及編制、戰力較為完整的友軍構成,以前軍統制王貴為常值官,主要負責在第一序開啟局面之後,後續佔領、肅清、戰線維持等防衛性勤務居多;
第三序則人數最多最雜,以十幾只散兵團為基礎,外加那些大量收攏而來的友軍殘餘,以負責營造、輸送、清理戰地和打掃戰場等勞役性的勤務居多。
這三序人馬,外加上少量直接對我負責的斥候遊哨捉生獵兵等小部隊,堪堪也有近四萬人。
光是每天人吃馬嚼的就要消耗一千多石糧食和其他副食,以及各種冬日所需的燃料、衣被、油脂、傷病藥物等配給,才能保證最基本應敵的戰鬥力或是相應的活動範圍。
這還是在守勢的日常狀態下,如果要主動起攻勢的話,這個消耗比例只會隨著參與部隊的增加,而迅翻倍起來。
畢竟,任何部隊規模一旦上萬之後,組織動員的效能和週期,都是一件相對龐雜而瑣碎的事情。
這也是我在當初的狀況下,對於楊可世的突進,有些措手不及的緣故,鋪開之後的戰線變動和調整,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在大雪封堵街道的低溫氣候下。
好在楊再興的冒險,令我們拿下了含嘉倉城的一部分,光是被我們控制的這部分,就足以讓那些士兵可以一邊不停的搬運,一邊敞開肚皮放手大吃。
而這一路過來的艱難和逆境,也是一種試練和磨礪,可以最大限度的從我的部下身上,壓榨出某種逐步突破極限的潛力和效能來,
比如我帳下的三班人員,從第五平到姚仲平,再到杜士儀,哪怕從未上過一線的人,也都不約而同程度不一的出現了某種成長或者說進步。
如果有具體資料面板可觀的話,估計會看到一截截屬性增加的提示。
這一點,從那些因為戰事而不斷增加的方案規劃和圖表作業,以及高強度連軸運轉之下,以6務觀為的參佐、內勤、幕僚人員,不約而同的在外貌特徵上呈現出,向後世某種萌寵滾滾轉化的共同傾向。都可以得到某種側面的印證。
畢竟,在戰場上犯錯的代價,往往是令人難以承受的,因此,每一處細微的進步和改良,或許背後就是諸多血的教訓給積累出來。
因為不擅長吸取教訓的人,總是比別人更容易被戰場的殘酷給淘汰掉。活下來的既有運氣使然,也有經驗心得。
我如此站在城頭靜靜思慮著,遙望著風雪飄搖之中,作為張德坤的私人信使,被秘密釋放回去的物件,夾雜在一群俘虜中,被押送出東門外。
從那裡我計程車兵,會以強制勞役為契機,製造出一個集體脫逃的假象,好讓指定的物件,繞過城牆附近的正面戰場,而從外圍的警戒線,逃回到敵方陣營中去。
然後,就是等待他給我帶回來的究竟是驚喜還是不那麼好的結果。這要看作為曾經的洛都留守,張德坤對舊日手下的控制力和後續影響了。
這時候,另外一個新的訊息傳來,我派出尋找度過洛水封鎖線機會的別遣小隊之一,給我帶來了新的局勢變化。
他們在東天津橋附近,伏擊了一隻輸送隊,也解救了若干被俘的友軍。只是這些友軍的身份有些特別,並不是之前散落在北郭城坊裡的東線將士,而是來自南郭的中路兵馬。
他們也給我帶來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噩耗,堅持在城南戰鬥的中路軍,還沒等到我的人突破封鎖線而取得聯絡,就已經在北軍的全力圍攻下崩解離析了,而這些被俘的將士,就是來自其中之一的新軍右鋒部。
這樣的話,我將面對的是挾以乘勝之勢,而且在數量和主場上,都佔據了優勢的新敵人,
喜歡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請大家收藏:()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