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飽酒足,才是開始談正事的時候,
“你現在手頭有多少本錢……”
交流了一番行情和各自的情報來源後,我開門見山道。
“那種直接可以憑付的……”
“老頭子讓我帶來廣府活動的資金,大概還有八千多緡……”
她想了想正色道
“我自己用來開拓業務的本錢,也有七千多緡……”
“其他珠寶貴貨,也有五千緡之數……”
“在本地的聚源分號哪裡,我大概有兩萬緡的支給額度……”
“不過不能一下子拿出來,得分成數期才行……”
所謂聚源號,就是白銀宇文家所經營的地方錢莊,作為為南朝提供各種貴金屬來源之一的外島藩領,白銀一族自然擁有普某種相對堅挺的貨幣信用和保障,
因此這家聚源號在南朝眾多錢莊、票號中只能算中流偏下,但是歷史卻已經有業務範圍主要集中在,夷州背景的海商和大戶身上。
不愧是白銀一族出身的狗大戶啊,我感嘆道,隨便湊一湊就是我大半身家了。我們這次談的生意,主要是利用現下的形勢和我索掌握的資源,如何最大的利益化。
經過初步論證和可行性分析,。我先排除掉幾個大方向。
先,乘著兵災,低價買入大批產業是行不通的,主要是上城和老城裡的幕府和皇室不動,就難以形成真正的拋售風潮,他們寧願把物業丟在哪裡讓叛軍搶,也未必捨得低價賣掉,反正叛軍這麼燒殺擄掠,也不至於吧土地給帶走
其次,要想囤積居奇,暫時壟斷市場也沒得玩,廣府是在太大了,人口之眾,要想壟斷某個領域或者專案的投入和週期,都太大了,還要有專門渠道和保護傘,
或許小範圍的利用恐慌心理和風潮,投機一把還可以,但是想玩大點的,很容易就會引來廣府上層的關注,到時候不是被當成打擊奸商的典範,或是輕飄飄的一句徵用,無論如何都是得不償失的。
於是剩下的選擇,似乎就只有一樣了。
“賑濟災民?”
她不以為然的撇撇嘴,
“這算哪門子生意啊……”
“如果加上一些條件呢……”
我輕輕擋住她欲摸我額頭的手
“比如只接受有一技之長的,或是粗通文墨的”
廣府承平日久,數百載的時光,讓這裡時代積累大量受過簡單教育和有所技長的人,這才叛軍兵逼廣府,無數人流離失所,我們唯一可以入手的就是這個方面,還不容易引起官府的注意和忌諱。
“以誘使他們賣身或是簽下佣契……到手後再慢慢炮製”
“你就不怕戰後他們反覆麼……”
“有賣身的文契在,他們能翻起什麼浪來”
“再把他們往島上一送……難道還能有過太平洋,跑回來不成”
說道這裡,我愈思如湧潮起來
“還有孤兒,雖然培養週期長了點,”
“但是一開始,幾乎不要任何本錢的,只要有口吃的就行”
“當然不要那些染上惡習的……而是遭了兵災的清白人家”
“這樣好洗腦和塑造,順便輸灌我們的的私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