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鬆開表情打斷我道。
“且說來聽……”
這名叫鄧坊的老兵,據說是將岸的鄉黨,歸遣的前官軍出身,但是雖然不是頭目,也不帶隊,卻在這隻草草編成的人馬中,擁有相當的威望,
我給他出的的主意,說白了,就是常見的末位淘汰制,只是獎懲手段變成了食物配給份額。
按照幾十個火為單位,表現最好的火可以獲得表現最差的火一半配給,此外表現最差的火,還要負責清理營地中的汙物和垃圾,在餓肚子最大的現實威脅下,其他什麼的自然都是可以克服的。
隨後幾天的營地中
亂哄哄的操練還在繼續,那些前後左右都分不清楚的前流民,幾乎會舉著木杆茫然四顧,不然就是遲疑愚鈍的原地發呆,或是急吼吼的轉錯方向,和別人對撞糾纏在一起,然後演變成一連串連喊帶罵的毆鬥,但是至少那種行屍走肉一般的頹然之氣,已經慢慢從他們身上消退。
顯然用食物做獎懲手段的末位淘汰制,正在慢慢的作用。
因此我再次被的頭領將岸召去,他端著大碗吸溜狂啜疙瘩湯,口齒不親的擺擺手道
“曹犢子……你可以滾去哨隊了……”
“軍籍員額錢糧帳交付你辦,需的什麼直接找老鄧要”
“咋可算超脫了……”
一個愁眉苦臉趴在案上,矮墩墩的傢伙,聽到這句話如釋重負的,所有的東西丟下就走
“要的,俺這些日子,抄寫的手抖腫了……”
“還是回頭找那些兄弟去耍耍的……”
於是,有了更進一步的便利和待遇,比如可以以檢查這隻武裝為數不多的輜重為名,從中優先挑選一些日常用品什麼的。
然後只是稍微出了幾個佇列訓練的點子,比如用一根繩子來提示他們方向,觸線者就要捱打;又改良和簡化了糧秣輜重的分配和計算方式,解決因為保管不善和人為方面的浪費,據說可以每日省下十幾鬥幾升幾合的物耗;再最佳化一下人員勞役的配置,讓每日的各種活動,可以行進更持久一些。
當然這一切,與頭目們的日常分子和配額是分毫不相干的。宅歸宅,起碼的事理還是知道的,毫無根基的新進為了一點效果有限的表現欲,貿然去挑戰體制內的既得利益者,那是腦子抽風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為此,將岸特地單獨把我找去詢問了一番,然後拍肩搭背的信誓旦旦道,若是我做得好,此番義軍追逐的大富貴,自然也有我的一份子。最後個人獎勵了一整張,可以披在草甸上睡覺的老羊皮。
於是我在這群人中,稍微抬高了那麼點待遇,可以從丁卒中挑兩個幫手打雜,並且獲得和頭目們一起開伙的資格。
這樣我就在這個團體內,獲得了第一份小小特權和職責,為了擺脫繁重的操行和雜役,還能比別人更早吃飯,而不用去刮鍋底的殘羹,因此在新募的人中,還是有不少願意成為我指派的幫雜,這樣大多數需要使力氣的活計,我就只要動嘴就可以,還可以收穫一些微薄的感謝。
不過,這對我有意義麼,一有機會我還是要離開,因為除了那些女人之外,感覺冥冥之中,洛陽哪裡有未了結的東西,在吸引著我前去。
慢吞吞的一路募集又一路淘汰,走走停停之後,在我粗略記載在賬簿上的物資,因為逐漸增加的人頭,消耗到百位數為單位後,將岸終於決定開拔,趕往下一個目的地。
而我作為這隻小小義軍的簿記,需要負責的事情不會太多,但卻比較瑣碎,但是我有空也會湊到那些頭目身邊,扮演一個喜歡看熱鬧的圍觀群眾,一來二去,他們不習慣也習慣性無視了,我這個打醬油的存在。
因而也逐漸瞭解這隻義軍的些許情況,比如將岸雖然是個地方上的小豪族出身,但是早年隨父輩出海做過營生的,直到近年才還鄉,安分沒有多久就散財舉募這麼一隻義兵,據說各種見歷委實不少。
將岸身邊那個猴子一樣的少年,叫王佛兒,是將岸的家生子,別看年紀小,有著一身在山林裡奔走追獵的本事,因此也兼職本軍的先手、探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