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婉兒裝著無意的樣子又用眼睛快速地掃了一眼那兩個年輕人。
這次看得仔細,倆人大概二十一、二歲的樣子,一副典型的農家子弟打扮,粗布衣衫,黑色方口布鞋。
但是這倆人的身上卻有一種一般農家子弟所沒有的儒雅氣質。
從他們的穿著打扮以及剛才的談吐來看,唐婉兒猜測他倆應是寒門人家的讀書人。
兩個年輕人心事重重地沉默了一會兒,甲又開了口:“可惜李徵將軍要鎮守南方,若是這次由他帶兵去打那些蠻子,又怎會是這樣一個結果?”
李徵將軍!
唐婉兒的心又跳了一下。
雖然她不是原主。
但是那個被李徵將軍從枯井中救出的夜晚留在原主記憶裡的印象太深刻了。
所以當他聽到“李徵將軍”這幾個字的時候,她的心就猛地一跳。
若不是他,原主和錦兒還有采薇不是當場死於亂刀之下,就是餓死、凍死在枯井裡。
李徵跟唐忠是至交好友,倆人都一樣剛正不阿,都一樣的忠心愛國。
唐忠在南,平苗疆,戰倭寇,保南方百姓的平安。
李徵在北,守北疆,戰蠻子,保北方百姓的平安。
有這倆人一南一北的鎮守,大週一直都是國泰民安。
可惜唐忠沒有在戰場上死於敵人的刀下,卻死在了他一心效忠的昏君手裡。
並且還株連了他的全家。
大周國沒了唐忠在北方鎮守,那些原本被追得在草原上到處亂跑,最後不得不躲進沙漠裡吃沙子的蒙古蠻子,一個個也都鬆了一口氣,紛紛從沙漠裡面走了出來。
因為沒了唐忠這個天敵,那些蠻子這兩三年就恢復了原氣,他們一個個揚眉吐氣,時不時地就出來騷擾邊疆的百姓,十分猖獗。
李徵雖然也是也是大周的名將,若是派他去打仗,他也一樣會將那些蠻子打得落花流水。
然南方也離不開他,沒了他在南方鎮守,海盜和倭寇也會像那些蒙古蠻子一樣出來騷擾、搶掠南方的百姓。
乙嘆了口氣,道:“可惜李將軍虎父生犬子,生的兩個兒子也是不成器,大公子是個病癆,二公子是個紈絝……李將軍這樣一個叱吒風雲讓敵人聞風喪膽的人物,卻也是跟唐將軍一般,後繼無人……”
在原主唐婉兒的記憶裡,居然還有一段李徵將軍帶著夫人及兩個兒子來唐府做客的模糊記憶。
當時原主只有四歲,李徵將軍的兩個兒子大概有十一、二歲的樣子,是一對孿生兄弟,大的叫修遠,小的叫致遠,長相一般,身量也是一般,倆人站在一起分不出誰是誰。
只有從兩人的性格和行為舉止可以分辨出他們來。
修遠性格溫和,不善言語,舉止溫文爾雅。
致遠性格比較活躍,能說會道,雖然當時年紀不大,舉止間卻有一種天生與來就有的灑脫與桀驁不馴。
唐忠讓女兒叫他們哥哥,並且開玩笑說自己的女兒沒有嫡親兄長護佑,以後就煩請他們將唐婉兒當成自己的親妹妹一般護佑她。
當時修遠、致遠倆兄弟一齊應諾,那個性格活躍的致遠還笑嘻嘻地伸手揪了揪唐婉兒頭上的小丫髻。
至於修遠、致遠長什麼樣子,原主已經不記得了,畢竟當時原主只有四歲。
馬車還沒有到街上,那兩個說話的年輕人就下車了。
唐婉兒看著他們走下車去,心裡有些遺憾,這倆人下車有些早了,要不然還可以再聽一些關於李徵將軍的事情。
雖然她不是原主,然她現在是代替原主生活下去的,她就是原主,原主所關心的事情,出於本能,她也一樣關心。
李徵將軍當初冒著殺身之禍,放原主和錦兒一條生路,給唐忠留了血脈,這樣的人,唐婉兒祈禱他一生安康!
只是李徵將軍這樣一個叱吒風雲的人物生的兩個兒子卻一個是病癆,一個是紈絝,替他有些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