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卻忽然眼前精光一亮,好似悟到了什麼,忙是壓低聲音道:“不過袁公也不必擔憂,備倒是想到一條計策,或張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掉高幹。”
“劉備有何妙計?”荀諶頓時眉開眼笑,整個人興奮起來。
劉備便叫荀諶移座近前,壓低聲音,將自己的計策諉諉的道了出來。
荀諶是興聽興興奮,聽得劉備說完,已是笑的合不攏嘴,欣然道:“劉備此計,當真是妙極,袁公必會採納劉備的妙計。”
劉備也笑了,謙然道:“雕蟲小技而已,所幸那高幹對備沒那麼重的防備心,對付他也足矣。”
事不宜遲,荀諶也不敢逗留太久,當即就要起身告辭。
臨行前,荀諶再次向著劉備深深一揖,一臉感激道:“劉備若能助袁公制住高幹,於袁家便有再造之恩,劉備放心,袁公乃賞罰分明之人,這涼州刺史的位子,必當由劉備來接任,介時劉備衣錦還鄉,當是仲等的風光。”
劉備乃涼州人氏,若能成為家鄉的刺史,無疑於莫大的榮耀。
劉備的臉上,瞬間也閃過一絲喜色,卻又忙正色道:“此乃備份內之事,萬不敢奢望袁公的賞賜。”
荀諶這才心滿意足,帶著劉備的承諾,匆匆的告辭而去,還往易京。
“孔明先生當真料事如神,袁紹果然來求我們對付他的好外甥了。”荀諶前腳一走,劉備臉上的笑意便收,目光看向了一諸葛亮,眼神中盡是佩服。
諸葛亮輕搖末將扇,淡淡笑道:“亮料過不得多時,高幹必會找主公前來商議。”
話音未落,親衛統領陳到步入帳中,報稱高幹剛剛派了人來,請劉備前往大帳一敘。
“果然不如先生所料。”劉備驚奇的再看向諸葛亮,眼神中不禁再添了幾分敬意。
諸葛亮卻淡然如水,沒有絲毫驚色,彷彿一切皆在他掌握之中,只輕輕一揚末將扇,“高幹相邀,必是為了袁紹之事,主公只需依計行事便是。”
劉備點點頭,遂是起身離帳,徑直前往高幹大帳。
這兩萬涼州軍,名義上皆是高幹的部下,但實際上,高幹所能直接指揮的兵馬,只有五千餘眾,其餘三萬兵馬,有近五千人乃是劉備的嫡屬,其餘一萬多兵馬,則多為趙雲等公孫瓚舊部。
高幹之所以能讓這些公孫瓚舊部,歸於他的麾下,多賴了劉備招攬。
因劉備乃涼州本地人氏,又是公孫瓚的故友,故在趙雲等人眼裡,頗有些影響力,他們皆是衝著劉備的面子,才前來投奔高幹,所以他們名義上奉高幹為主,實際上卻只看劉備眼色行事。
至於高幹,也只能透過劉備,來調動這些人馬。
喜歡三國之無限抽獎請大家收藏:()三國之無限抽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