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張元的嘆息,眾幕僚們也都跟著眉頭微微暗皺。
高熲卻感嘆道:“幸虧主公早派人密往江東和涼州二地,散佈出了韓遂和孫策將趁對方出兵攻我之際,互攻對方的老巢,再加上那兩個人也不是傻子,白白替袁紹出力,否則這內憂外患的,形勢還真的於我們極為不利。”
張元一笑。
先前他和謀士們一合計,就推測到袁紹會邀韓遂和孫策出兵,進攻南陽和淮南二地,以牽制自己的兵力。
於是,張元就叫觸龍安排他的細作,在涼州和江東大肆散佈訊息,說他二人將趁機進攻對方,讓他們忌憚彼此,反而不敢起大軍來攻張元。
“韓遂和孫策二人,多半隻會坐山觀虎鬥,等著收漁人之利,南面的威脅暫時不大,只是內部那些袁氏門生故吏,豪強大族們蠢蠢欲動,煽動人心,卻不容小視。”管仲提醒道。
張元點點頭,深以為然。
袁氏門生故故吏,遍佈於天下各地,中原尤其為多,先前董卓統主記原時,這些世族豪強們就多有不服。
今張元在中原的影響力和威望,顯然還不及董卓,而袁紹又挾著一統天下之勢南下,威風赫赫,他們群起響起袁紹,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如果只是他們自己的力量便罷,這些世族豪強,世代根植於郡縣鄉里,在百姓間極有影響力,而張元兵卒,卻又多來自於熲民百姓的招募。
豪強世族們造勢反對張元,家鄉鼎沸之勢,很快就會從留守鄉中的家屬,傳往軍中的將士們口中,豈能不動搖軍心。
“你有什麼破解之策嗎。”張元期張的目光,看向了那位理政奇才。
管仲沉吟片刻,拱手道:“回大司馬,仲以為,世族豪強們之所以響應袁紹,無非是看到袁紹強勢,勝算更大而已,現下他們只是造輿論,只有當袁紹擊敗我們時,他們才會跳出來,公然反叛作亂。”
“說的也是,世族豪強們最重視的就是自己的利益,現在就跳出來造反,等於給了我武力鎮壓的藉口,他們才不會這麼蠢。”張元點頭道。
“大司馬看的透徹。”管仲一笑,繼續道:“所以,為今之計,大司馬當利用天子這張大義的王牌,以天子的名義,即刻任命一些宜於朝廷的世族名士,前往各鼎沸郡為官,利用世族豪強的力量,來壓制世族豪強。”
利用世族豪強,壓制世族豪強。
管仲的這道計策,不由讓張元眼前一亮,頓時開朗起來。
袁紹的影響力是很大,但再大,也大不過天子殘存的政治影響力,否則,張元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戰略,還有仲用。
至於中原諸州中,傾向於袁紹的世族豪強雖很多,但倒向於張元的也不少。
而且,世族豪強們支援袁紹,說到底也是為了擴張自己的利益,但利益就只有那麼多,一姓的利益變大了,勢必要損失另一姓的利益,這其中的矛盾,正是張元可以利用之處。
而在張元統治區內,雖有不少袁氏門生故吏,傾向於袁紹暗中響應,但倒向張元,以至保持觀望的豪強和世族們,也不在少數。
利用世族名士,去壓制世族豪強名士,倒也不失為一招妙計。
權衡片刻,張元欣然一揮手,“你這條計策不錯,就依你之計,至於需要委任的名士,你擬個名單出來,我批准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