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是,天子乃大義所在,詡怎麼可能勸太師放棄。”賈詡一笑,深陷的眼眶中,迸射出一絲詭絕的精光,“詡的意思是,太師何不將這燙手的山芋,主動扔給張韓二人,叫他們為爭天子,殺個你死我活,頭破血流,待到他們兩敗俱傷之時,太師再出來收拾殘局,那個時候……”
賈詡手捋白鬚,笑而不語,言下之意已是再明瞭不過。
董卓身形劇烈一震,眼眸中也驟然閃過一絲精光,彷彿於黑暗之中,看到了一線曙光。
沉吟張久,權衡張久,董卓笑了。
……
三天後。
宛城,行宮。
略顯昏暗的大殿中,年輕的天子劉協,終於可以挺直腰板,拿出天子的威龍,端坐在他的龍座上,長長的吐一口氣。
再看一眼手中那一紙言辭懇切的書信,劉協的嘴角揚起一抹不屑的冷笑,將那書信狠狠的扔在了龍案上。
董卓終於走了。
就在入夜時分,董卓率領著不到一萬的董卓麾下軍,還有忠於他的文臣武將,悄悄的離開宛城,向著武宋方向退去。
臨行之前,董卓獻給劉協一道親筆所書的上表,聲稱張韓兩個逆賊,實力太過強大,他董卓不得已之下,將親自前往關中,搬取西涼諸軍援兵,請他這個天子務必堅守宛城,一定要堅持到他搬來救兵那一刻。
劉協當然知道,董卓這是窮途末路,自知無法與張元韓遂兩路諸侯抗衡,為了保住自己殘存的實力,被迫把他這個天子放棄。
“太師,朕當初為你的假忠心矇騙,被你騙到長安,做了你多年的傀儡,沒想到你也有今天,朕終於可以不用再看你的臉色了,真是我劉家列祖列祖顯靈啊,哈哈,,”
劉協越想越輕鬆,越想越痛快,多年的壓抑,終於得以宣洩,禁不住放聲大笑起來。
“陛下,董卓雖逃,卻有韓遂和張元兩路諸侯就在宛城之外,他二人皆兵強馬壯,而陛下只有一千御林軍,根本擋不住他們任何一人的進攻,現在還不是掉以輕心的時候啊。”
御階之下,尚保持著冷靜的董承,眼見年輕的皇帝太過得意,忙是站出來提醒。
笑聲嘎然驟起,劉協剛剛才鬆開的眉頭,立刻又緊皺了起來。
董承說的沒錯,走了一個董卓,還有張元和韓遂,這二人隨便拉出一個,都能輕鬆的攻破宛城,再次把他變成傀儡皇帝。
劉協不想再當傀儡,卻無奈於自己這光桿皇帝,除了滿朝大臣之外,麾下並無多少兵馬可用。
這就意味著,在韓遂和張元兩個諸侯之間,他必須選擇一個依附,以借他們的實力,繼續維持自己這個大漢天子的存在。
儘管劉協很清楚,這兩個人都有可能變成第二個董卓,但他卻別無選擇,只能二選其一。
“那依董愛卿之見,朕是選擇依靠那張元,還是韓遂。”劉協信任的目光,投向了董承。
董承沉吟片刻,緩緩道:“張元雖擊敗了董卓,風頭正盛,但中原也被他攪得一片殘破,短時間內必難以恢復到當初董卓的實力,倘若袁紹一旦南下,臣相信他必敗無疑,到時候,陛下豈非又要落入袁紹這個野心家手中,陛下可別忘了,當初袁紹可是反對董卓立陛下為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