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將是一場純粹的騎兵對戰。
這一戰,張元已不能再靠英布這樣半調子的武將來統帥騎兵,必須找一個純粹的騎將,來統帥他寶貴的兩千騎兵。
所以,他要再仔細考慮一下。
張元腦海中,立刻出現了一個現在在他帳下效力的人,張元想了半天,目光定格在了一個耀眼的名字上:
冉閔!
十六國時期冉魏政權建立者,統帥93,武力104,智謀82,政治75。“
冉閔啊,馬踏匈怒,一旨殺胡令威震古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名字。
首戰以漢騎三千夜破匈奴營,殺敵將數名,逐百里,斬匈奴首三萬;
再戰以五千漢騎大破胡騎七萬;
三戰以漢軍七萬加四萬乞活義軍破眾胡聯軍三十餘萬;
四戰先敗後勝以萬人斬胡首四萬;
五戰以漢軍六萬幾乎全殲羌氐聯軍十餘萬;
六戰又有以步卒不足萬人敵慕容鮮卑鐵騎十四萬不退反進,竟十戰十捷
這一次次輝煌的戰役,冉閔統帥著漢人的騎兵,一次次將善於騎戰的匈奴人,殺得血流成河。
若論騎戰,只怕放眼古今,能和冉閔相比的不足手之數。
張元熟知歷史,焉能不知冉閔的實力。
“張燕,你仗著有白波和飛燕騎,就以為可以壓制住我麼,我倒要區區一個白波,如何能是冉閔的對手……”
張元嘴角揚起一抹冷笑,隨即決然下令:“就是冉閔了,剛好在中秋節的無限制抽取中抽到了,我就用他了。”
當天晚上,一名年輕的將軍,率領著兩千張軍騎兵,離營而去,直奔晉城。
……
晉城西南。
一隊騎兵策馬狂奔,“冉”字大旗傲然飛舞。
“報,前方三十里,便是韋鄉城。”一騎斥候飛奔而至。
冉閔微微點頭,擺手屏退斥候,停下腳步,令左右將地圖拿來。
“冉將軍,韋鄉城就在前邊,不若下令全軍疾行,相信傍晚時分,必可拿下韋鄉。”楊志進言道。
和冉閔一樣,楊志是張元麾下為數不多的幾員騎將,此役為了全勝,張元連楊志也派了出來,輔佐冉閔。
不過楊志成名已久,才剛剛被抽取出來,委以重任,此前根本就是個默默無名的小卒。
楊志打內心之中,對於這個叫冉閔的年輕人,存有幾分不懷疑,然張元卻深信此人,楊志也不得不安心做他的副將。
聽得楊志的提議,冉閔卻搖了搖頭,“傳令下去,全軍停止前進,就地安營紮寨。”
就地安營?
楊志眉頭一皺,面露幾分疑色,但他卻並沒有質疑冉閔,服從命令的本能,令他按下質疑,將將領傳達下去。
號令傳下,兩千鐵騎停止前進,就在安營。
奔行一天的將士們埋鍋造飯,飽餐一頓,夜色降臨,將士們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楊志卻輾轉難眠,猶豫了許久,終於還是忍不住,前往了大帳去向冉閔進言。
“冉將軍,身為你的副將,我本不該質疑你的命令,但此戰關係重大,有幾句話,我末將卻非說不可。”楊志一入帳,便拱手正色道。
“楊將軍有話直說,本將就喜有坦坦蕩蕩的人。”冉閔放下手中兵書,年輕自信的目光,就那麼淡淡的。
楊志便拱手道:“我軍現在距離韋鄉不過三十餘里,只要急行軍半天,就能搶先奪下,冉將軍卻在這個關鍵時刻安營紮寨子,若給敵軍搶先奪了韋鄉,就可以暢通無阻的殺奔晉城,到時候,就算咱們加上三千步軍,也未必擋得住敵軍四千的鐵騎,末將實不明白,冉將軍為什麼要這般做?”
“楊將軍說的很對,奪下了韋鄉城,是可以堵住敵軍前往晉城的道路,可然後呢?”冉閔反問道,語氣依舊是淡漠自信。
然後?
楊志愣怔了一下,國字臉上浮現出幾分不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