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城門口的人聽說這是李廣牧的棺木以後,全都嘩啦啦的跪了下來:“恭迎李廣牧將軍回家!”
這一日,京城百姓自發出來接鎮北軍將軍李廣牧歸京,堵至京城水洩不通。
亦是這一日,滿城縞素!
……………………………………………………
李廣牧屍首被運回京城的事情,群臣自然是聽說了的。
當然,群臣都有著自己的小心思,也在揣摩著永興帝的心思。
這李廣牧鎮守北境十來年,被北梁攻破了兩座城池,要不是最後北梁軍退去,乾成關也是保不住的。
還有,李廣牧導致十萬鎮北軍陣亡的事情,這些都需要有一個定性。
其中最難猜測的,就是永興帝的意思。究竟是要將李廣牧的一生定義成功,還是過。
何為功?鎮守北境致使大周內地無虞為功。何為過,被敵人破城,致使守軍死亡為過。
這一切,究竟該如何定奪,就看今日朝堂上的結果了。
……………………………………………………
這一日,京城上空無比的昏暗,有人猜測要下雨了,秋雨。
金鑾殿外,群臣等待著上朝時辰的到來。
如今,朝堂之上,要數兩位人物最赤手可熱了。那便是新繼位的太子姬景然和新任丞相。
新任丞相倒是沒什麼好說的,上一任丞相和安國公被刺殺死亡以後,朝堂之上迎來了一波大換血。
永興帝為了平衡朝堂,新任的丞相是一位身負盛名的大儒。這位大儒不結黨營私,一般人都巴結不到他。
聽說儒家新路出現的時候,那位儒家丞相直直入了三品,就更不在乎他人的攀交了。
太子姬景然就更了不得了,他的老師就是那位儒家的新聖人張載道。
雖然現在張載道還在雲遊天下,但想來還是認這個學生的吧。
有人說啊,因為太子姬景然是儒家一派的,新丞相才會是儒家的聖賢,這一切都是為了給新太子鋪路。
太子姬景然倒是非常隨和,和群臣關係都處的不錯,但也沒有關係特別好的人。
群臣結交兩人,就跟一拳打在棉花上一樣。
儒家新路出現,這些體內早就失去浩然正氣的大臣們,也不知道是個什麼心情。
……………………………………………………
不多時,金鑾殿外悠揚的鐘聲響起,上朝的時辰已到。
群臣站定以後,永興帝才不急不緩的走到龍椅前坐下。
群臣行完禮以後,先是沉默,還是戶部尚書李義春先站了出來:“啟奏陛下,如今北邊戰事結束,給陣亡將士的撫卹金,是照常發下去嗎?”
永興帝思索了片刻後,並沒有直接回答李義春,而是問道:“依各位愛卿看來,此事該如何?”
禮部侍郎楊仲林站出來回道:“陛下,該給陣亡將士一個交代,撫卹金依我大周祖制發下去便是。”
群臣齊聲道:“臣附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