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家家主大喝了一聲,幾名太監立即上前分開了兩人。
兩人分開之後,克妃跪坐在了地上,雙手掩面的進行著哭泣。
安原王則無力的倒在了王位上,心若死灰的看著周圍的一切。
“漢軍雖然攻破了安市城,但漢軍人數不足,我等依然有補救的機會!”
“我等只需要將前些時日派去參與新羅與百濟之事的軍隊調回來。”
“再將其派往遼東城,坐落於遼東城中與安市城的漢軍對陣即可。”
“漢軍遠道而來,後勤輜重損耗必定極其嚴重。”
“我等卻是在本國國土之中進行作戰,物資損耗遠遠低於漢軍。”
“只需維繫一段時日,我等就能將漢軍趕出我國國土!”
“但在此之前……”
松家家主轉身面向王位上的安原王,然後跪伏在了地上:
“請大王引咎退位!”
松家家主跪下去之後,周圍的幾大氏族成員也跟隨著一起跪了下去。
“請大王引咎退位!”
剩下的那些高句麗文武百官也一起跪了下去:
“請大王引咎退位!”
……
第二日。
“安原王”釋出罪己詔。
向所有高句麗臣民認罪,說是因為自己好大喜功、一意孤行而導致安市城陷落。
隨後“安原王”宣佈退位,王位由先王安藏王九歲的嫡長子朱曦繼承。
第三日,安藏王嫡長子朱曦登基為王,王號原陽,為原陽王。
同天,原陽王釋出王詔,稱自己尚且年幼。
因此朝中政務由先王王妃——松婉松王妃主持,高句麗六大氏族家主協助處理。
安原王登基第二天。
國內城最高的高臺之上。
九歲幼王安原王在松王妃與六大氏族家主的陪同下登上此處。
高臺之下,密密麻麻的高句麗國民匯聚在一起,仰望著高臺之上,整個高句麗王國權勢最大的那幾人。
夏日緩緩攀升,時間來到正午。
在數不清的高句麗百姓的仰望之下,蒸水在自己人身旁的一名太監攤開王詔。
以自己那七階實力所帶來的力量向下風的高句麗百姓宣讀道:
“漢朝強盛,國土不知幾億裡,我高句麗國力孱弱,無力抵抗大漢侵襲!”
“如此,我高句麗便就只能坐以待斃,論漢朝魚肉耶?”
“非也!”
這名太監的聲音沒有任何陰謀,反而盡顯陽剛:
“此次漢朝來勢洶洶,有屠滅高句麗,使我亡國滅種!”